当前位置:锐客

锐客|王淞:滨江为什么在成都蛰伏七年?

有过从军经历的王淞,身型挺拔,目光炯然,身上保留着明显的军人气质;但他又尤其喜欢看书,随身的包里时刻放着历史或管理类的书籍,抓紧飞行或者行车途中的碎片时间进行阅读,读到有感时还会勾画重点,写下读书心得。

锐客标签:有过从军经历的王淞,身型挺拔,目光炯然,身上保留着明显的军人气质;但他又尤其喜欢看书,随身的包里时刻放着历史或管理类的书籍,抓紧飞行或者行车途中的碎片时间进行阅读,读到有感时还会勾画重点,写下读书心得。尽管一半国内一半国外不停考察看项目,从当当买来的各类书籍,却总能得到及时的消化。

从2009年到2016年,从35岁到42岁,王淞迎来滨江蛰伏7年后的一鸣惊人。

2009年,时年35岁的王淞带着自己的企业来到成都。

蛰伏7年,王淞迎来滨江的一鸣惊人


从2009年到2016年,从35岁到42岁,王淞迎来滨江蛰伏7年后的一鸣惊人。

由于被定义为地震后的复苏期,这一年的成都楼市很值得玩味。上半年,从中央到地方出台各种刺激政策,楼市一片繁荣;下半年,房价大幅反弹,非理性购房成了市场主力,政府又忙不迭地刹车调控。

从常理来说,充满波峰波谷的2009年无疑是“乱中求胜”的机会之年,无论逢低进入还是借力政策都有相当多的可能性。然而王淞选择了按兵不动,这家外来企业的进入悄无声息,更像在成都设立了一个前哨站。

这一蛰伏,就是将近7年。

在此期间,成都的楼市格局变幻不停,有国内大腕纷至沓来割据一方,也有本土强龙借力资本走出四川,各领楼市风骚数年。

事必躬亲 用专业站位和经营格局做抉择


科班出身的王淞事必躬亲,用自己的专业站位和经营格局,做出决定性的裁判。

7年之后,年满42岁的王淞对当时的按兵不动给出了最简单的解释,“那时候我有一个感觉,觉得自己30多岁,还偏年轻,要到40岁之后才能真正出来。”

这个“感觉”真正决定了这个企业的扩张步伐,隐忍低调,按而不发,手头储备的两个项目在湖面下波澜不兴的运作,直到2015年下半年才有了7年之后的小试啼声,甚至不妨换个说法,他们的项目一鸣惊人。

一举在成都站稳脚跟,王淞的工作节奏却并未因之改变,还是“既健康又充实着”。

不算气派的办公室里,最吸引访客目光的是墙上的几块看板,贴满了各种设计图纸、工作简报,以及随手写下的工作要点或讨论心得;书柜顶端摆放的也不是古玩,而是随时听取汇报用的投影仪;办公桌前,几箱从当当发回的书籍都已启封,显示办公室的主人还保持着良好的阅读习惯。


王淞在办公室看板前为我们介绍滨江发展历程

当然,也有与客人一起喝茶议事的茶台。但王淞在泡茶时并不刻意标榜茶叶的好坏,用他的话来说,“喝茶是用来锻炼我的耐性,我性格有点偏急,有些时候泡茶更多的是自我的修炼和自我的提升。”

有过从军经历的王淞,身型挺拔,目光炯然,身上保留着明显的军人气质;但他又尤其喜欢看书,随身的包里时刻放着历史或管理类的书籍,抓紧飞行或者行车途中的碎片时间进行阅读,读到有感时还会勾画重点,写下读书心得。尽管一半国内一半国外不停考察看项目,从当当买来的各类书籍,却总能得到及时的消化。笔者在交谈时“不合时宜”地问及现在包里放的什么书籍,王淞拿出了一本关于管理的《安静》……

王淞军校时选择了建筑学专业,尽管当时不算热爱这一行当,但选择了这一专业,还是在带领公司发展的路上肩负起这份责任,这一扛就是二十余年。

在公司高层的眼中,科班出身的老板虽事必躬亲,却不会沉迷于“专业快感”,他总能在各个职能部门产生分歧时,用自己的专业站位和经营格局,做出决定性的裁判。

或许是因为来自嘉陵江水系纵横密布的达州,王淞的企业取名滨江,他蛰伏七年才与这座城结缘的项目,就叫做“滨江和城”。

对话王淞

锐理君:滨江地产首次来蓉,凭借单盘“一鸣惊人”,您认为滨江地产是否在成都站稳了脚跟?

王淞:实际上,滨江地产的首个项目虽然去年才亮相,但我们早在2009年就到成都了。那时候我才30多岁,感觉自己偏年轻,于是给自己定了个原则,40岁才能真正的出来,所以我们并没有急于拿项目,直到去年才取得了两宗地块。这7年来,滨江做了很多看似没有意义的宏观层面的思考,比如对市场的判断,对区域的认识,对成都的看法,对客户的研究,对产品的剖析等等。

具体到滨江和城来说,这个地块本来是商兼住地块,商业比例如何分配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获得地块后就展开了思考,这个项目能够为区域带来什么?当时,滨江和城所在区域是非常不方便的,没有生活配套,算是一个让人住得很不爽的地方。最终我们认为这个项目必须解决区域的这个痛点,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再反推如何做产品,确定了滨江和城现在的产品规划,加大配套比重,引入大型商业。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有了这7年来持续积累的商业资源,我们才能实现这样的产品配置。

早在2005年滨江就开始跟沃尔玛谈合作,当时整个西南片区仅有重庆杨家坪有一家沃尔玛。作为四川省首家招进沃尔玛的企业,我们的各类合作资源也是在这些年不断积累起来的。


会议中的王淞一丝不苟地听着员工做汇报

锐理君:业界认为滨江和城能在半年持续热卖,最主要的原因是“低价”策略,您怎么看?

王淞:首先,能够让更多想买房的人买得起房子,我觉得也不是一个坏的选择。其次,我们始终立足于为客户提供好的产品,满足更多有消费需求的人,并且通过我们的专业能力提供超过他们预期的东西。

做项目还是源于对生活的认知,我们只不过是通过专业的方式把生活的痛点抓取出来,用技术手段加以解决。客户买的是价值而非单纯的价格!所以我觉得滨江和城受到市场肯定,是专业产生的价值。

锐理君:今年滨江和城制定的销售目标是多少?对于滨江地产在成都楼市的成绩有什么考虑?

王淞:还是围绕我们企业经营的初衷,希望项目对区域、对未来能够产生价值。滨江地产的战略目标不仅包括了销售目标,还包括品牌知名度、客户满意度等等。一句话,市场好的时候我们要跑赢自己,市场不好的时候我们要能够跑赢自己的对手。

我认为经营企业就像做人,短期目标是做个好人,中期目标是做一个有责任的好人,长期目标是做一个对未来有影响的好人。用做人的方式做企业,就不会太功利和势利,去追求没有边界、没有底限的目标。

我们始终希望做对行业和对社会有影响力的事情,给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如果做最后一名也能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不介意当最后一名,如果需要做到前几名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努力去冲击前几名。滨江在乎的是贡献和价值,而不是名次。

锐理君:滨江地产未来在成都有什么拿地计划?将会采取什么策略?

王淞:公司2009年进入成都已经有既定战略,那就是要深耕成都,进而以成都为圆心向西南辐射。策略和方式只是为了实现目标的一个途径,大企业有大企业的做法,小企业有小企业的做法。对于区位,滨江采取欢迎和开放的心态,只要符合匹配运营指标的地块,任何一个区域我们都不会排斥。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价值,只是看你是否能够读懂,并且提供能够相匹配的产品。


深耕成都并辐射西南,是滨江的既定战略

锐理君:滨江地产是成都天府新区首个引入山姆会员店的企业,未来还会带来哪些商业方面的资源?

王淞:我们会始终围绕做项目的初衷来进行开发,争取给项目所在区域和整个城南区域创造价值,让人们生活得更舒服。大到未来的商业配套,小到我们的车库出入口,都会在细节方面有很多的用心和创新。

比如我们会研究为什么驾驶员只愿意停负一楼,而不愿意到负二楼或者负三楼?是因为停车场在设计上让驾驶员不舒服,经常要绕一大圈才能到下一层。那么,我们就通过入口和高差的设置,让驾驶员在入口处就能自己选择到哪一层。

滨江和城是个大体量的项目,考虑到车流量的巨大,停车场内部还会设计内循环通道,车流量大的时候,在堵点设置多个分流道闸,等车速起来之后再合成一个道。这只是我们对于产品细节改进的一个小例子,未来的产品研究和客户研究将持续不断的进行。

另外,在合作商家的选择上,我们将寻求一些真正看好区域和滨江的伙伴,进行长期和持续的共赢合作。除了当前公布的商家信息之外,迪卡侬已经进入签约阶段的谈判,其他优质商家也在不断接触,主要目的还是为区域提供好的生活配套。


提及产品细节,“设计控”王淞变得侃侃而谈

锐理君:目前,一线开发商都在向“改善”市场转舵,滨江将采取什么策略?

王淞:在我看来这是消费力和未来的消费客源组成的问题。每个阶段的客户都是有需求的,我们会通过产品的占比来进行选择,没有必要划得太分明,把客户划分为三六九等。房子毕竟不是一个低值易耗品,今天买了明天就不用了,我们在尺度和功能上,都尽量考虑让业主能够使用得更长久一些。

锐理君:作为建筑学出身的老板,您在管理企业当中有什么心得?

王淞:作为建筑学专业让我更多地去了解产品,发现客户生活中的痛点和不快,尽最大努力去解决这些痛点;作为老板我只负责解决关键问题,比如我办公室的看板,就在时刻提醒我如何经营企业,解决关键问题。

团队有时候会基于产品、服务、指标等不同的站位,产生一些争议和难以抉择的困惑,老板就是在这个时候做一个专家型的裁判,带领企业去往最正确的方向。

有些人认为我是设计控,或者有建筑情结。对于这个定位要两面来看,专家型的定位和经营型的定位,前者会倾向于专业的固守自封,因为他崇尚的是产品专业,追求极致;而作为经营型的定位更多是站在客户和市场的角度,思考如何来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如何在应用过程中给客户创造更好的体验价值、使用价值和功能价值。作为经营一个企业的核心,如果朝着这个方向走,就不存在产品控、建筑情结方面的冲突和干扰。

分享到: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25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