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场

造势为上市:看蓝光、财信的“借壳”大戏

同是“借壳”,蓝光注资产,财信注资金

自21家上市房企纷纷抛出再融资预案后,受到关注的不仅是诸房企融资预案的审批进度,还有多家“小而美”的“壳”,其中包括迪康药业和重庆财信的“壳”国兴地产。

9月5日凌晨,迪康药业发布公告透露公司截至目前拟定的重组方案: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大股东四川蓝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四川蓝光和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嘉宝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此次蓝光通过对迪康注入业务和资产,即将实现借壳上市的目标。

重庆财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受让重庆财信企业集团和北京融达投资转让的国兴地产股份成为国兴地产的控股股东,随后国兴地产公布对重庆财信房地产有限公司定向增发股票的方式募集14.9亿元的预案,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实施国兴•北岸江山东区住宅项目。如增发预案获批,财信地产的持股比例将上升至69.86%。

同样是借壳,两家房企采用了不同的路径对壳公司进行反向收购,这是由两家公司的风格和在建项目现状决定的。蓝光选择向壳公司注入资产,此举虽因涉及到评估资产价值等事项将导致资产重组节奏减缓,却对一直保持快节奏开发的蓝光资金链不造成干扰。财信选择了向壳公司注入资金的方式,这符合财信现有地产项目开发的现状——郑州圣堤亚纳、重庆铁山坪皆为开发周期较长的项目,对在建项目进行资产价值评估会耗费财信大量的时间。

拿地一步慢,布局步步慢

早前,锐理地产网文章《拿地、布局、上市:蓝光企业战略的三个维度》中透露:2013年,蓝光将有150亿元用于拿地,今年蓝光已在青岛、长沙、无锡、重庆、北京五地拿地,其布局环渤海、长三角、西部的大致雏形已现。和活跃在成都土拍市场的蓝光相比,重庆财信在土地市场上简直低调得“不像话”。在重庆财信地产的官方网站上,对公司拥有的土地储备仅有这样一句说明:“已拥有土地储备及实施的储备性土地整治逾7500亩。”财信在2010年活跃于土地市场,先后取得铁山坪和南坪长途汽车站地块,2012年财信拿下了渝中区的一宗地。目前财信究竟拥有多大面积的土地储备,实则不明。

据财信地产拓展部高层介绍,今年财信拟通过招拍挂获得一宗成都主城区范围内的土地,至今未果,原因是对成都土地市场估计不足和面临众多大房企的竞争。财信地产位于彭州的项目上河新界目前已售罄,财信如拟在成都布局,后续乏力。早在2009年,财信就进入中原腹地河南郑州拿地开发,2010年郑州项目圣堤亚纳一期竣工,而到2013年圣堤亚纳二期才竣工。对于早早落子的郑州,财信面临和在成都一样的局面:拿地慢,步步慢。

和计划明年进入30个城市的蓝光相比,同样梦想跻身一线房企阵营的财信目前仅在重庆和郑州有项目在售。前者目标明确,布局严谨,后者虽有布局外地的想法,但就目前的局面来看,财信还需明确布局区域和加快拿地的速度。

造势为上市

在重庆财信内部,财信即将上市已经是一件确定的事情,但具体时间如何暂未公布。据接近财信内部人员的知情人士透露,随着财信上市,财信这一出自重庆的地方性房企期望企业影响力能在短期内得到提升。预计在今年10月份左右,财信在重庆的在售项目将以集体开盘的方式“发力”为公司上市造势,但目前尚不清楚哪些楼盘将参与“发力”。

无独有偶,9月初,蓝光宣布将在9月8日举行“川渝房交会”活动,届时重庆、成都18盘联动。蓝光的这一行为是为上市而造势还是单纯的为了回收资金尚无定论,但蓝光高管最近公开表示,蓝光下半年的销售压力依然很大,下半年还有货值40亿元的房源要销售。

对蓝光和财信而言,借壳上市尚未板上钉钉,而上市成功后该如何发挥才是更值得考虑的问题。蓝光有具可复制性的“coco系”产品线,可助其在异地迅速开发,但在土地获取方式上,蓝光2013年频频拿高价地甚至地王,这势必影响到后期的产品开发和销售以及项目利润率。而财信尚未研发出同样可在多地复制的住宅产品系列,这将是财信上市成功后面临的又一考验。

分享到: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250
发表评论

公司:

部门:

职务:

姓名:

手机:

人数:

收件地址:

收件人:

收件人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