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场

城市包装之困:你来推倒我 还是我来选择你?

近年,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成为多方口诛笔伐的焦点。“土地财政”的前因后果姑且不论,就笔者年内去往的多个城市来看,各地区市县对于土地推广,表现出了发达地区与后进地区两头收紧,中间地区加速快销的态势,这其中对于城市包装的思路转变,很是耐人寻味。

等客上门与店大择客之辨

因为城市拓展的关系,笔者曾到过诸如昆明下属的晋宁县这样年GDP仅84个亿的偏僻县份,也曾去过青岛下辖的黄岛区这样年GDP2200亿的发达区域。最大的感受是,很多发达区域其实早已迈过了靠卖地提升财政收入的阶段,这些区域更要求前来拿地的开发商的业界口碑、客群人脉资源,更有不少商业地块在出让洽谈时就明确注明,开发商需自持运营一大部分。其注重可持续税源稳定的远期目的,在择客门槛高设的背后,不言自明。而这些发达区域,不会大规模地包装多宗地块向市场作推广。

与之相对应的,欠发达地区的招商部门,往往对整个城市未来发展,土地推广的节奏缺乏明晰的、连贯的思路,大都被动地等待开发商带着规划指标前来,再由当地招商部门四出寻地落位,这在业界称作“逆推”,其结果可能就是城市杂乱无章地布局,后续城市品质令人堪忧。如此一来,最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土地供应,都呈现出直观项目地块很少的情况。

地方债负高区域卖地劲头足

我们可以发现,排除了两个极端之后,事实上最热衷于包装和出让地块的,是一些经济正在起飞的中等发达区市县,其政府财政周转快速,地方债负担较重,也更会时不时地包装不少优质地块,组织房企土地推介会等等。与此同时,还有业内人士表示,面对巨大的土地出让收益,不少地方政府将经营土地当作主要工作方向。

换过来思考,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拿地是发展和存在之根本,而未来拿地的机会则存在于欠发达区域和中等发达区域。这就需要开发商从城市运营的角度,带着专业性思维有意识引导这些区市县,围绕城市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充分运用市场化的机制和手段,通过发挥企业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城市发展的机遇,使自己的开发项目能够成为城市发展的地标。

从拿地到城市运营的角色转换

基于上述理由,其实当下的房企应该完成从拿地开发到城市运营商角色的转换。城市运营项目运作流程因跨越“土地一级开发”、“二级房地产开发”和“三级产业联动”的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在各环节上均能给予地方较大支持,因此更能获得普通开发商无法企及的诸多优惠,如:整片项目园区的规模化开发、一级土地整理环节的利润分成、二级开发环节的土地价格优惠等。凭借与政府间的良好关系,不仅可享受税收优惠,还可以灵活掌握拿地规模,可以较好的控制成本。此外,在园区整理、土地整理上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平整完毕进入房地产开发,后期进行维护和运营还能够给房企带来持续性收益。

分享到: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250
发表评论

公司:

部门:

职务:

姓名:

手机:

人数:

收件地址:

收件人:

收件人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