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场

合肥“1331”发展战略下产城一体化进程中的机会

2014全国土地大调查之合肥

按照《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显示:合肥以老城区为中心,向东、北、西南三个方向伸展,着力构建现代化大城市框架,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并推动城市空间发展逐步向“环城-滨湖-临江”演变。简而言之,“141”发展规划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主城、四个外围城市组团、一个滨湖新区的总体框架。

一个主城即合肥现二环路以内区域,承担省会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四个外围组团分别为东部组团(肥东县店埠镇、撮镇)、北部组团(瑶海经济开发区、庐阳工业园区、双墩)、西部组团(高新技术开发区、蜀山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西南部组团(经济技术开发区、肥西县上派镇);一个滨湖新区指今位于巢湖东北岸区域。

在2013年,“141”规划升级延伸成“1331”战略规划:第一个“1”即是原先的“141”,包括1个老城区、1个“滨湖新区”和4个城市组团;而第二个“3”则为延伸出的“巢湖、庐江和长丰”3个城市副中心;第三个“3”则为“新桥临空产业基地、庐南重化工基地和巢北产业基地”3个产业新城;最后一个“1”为环巢湖示范区。

产城一体化进程中的机会

合肥是一个产业园与开发区极多的城市,几乎每一个开发区的土地都十分紧俏,例如高新区今年有约28宗土地收储、供应。业内人士表示这28宗经营用地一旦放出出让公告便会被多个房企盯上,根本不容预备拿地的房企稍有迟疑。而经开区早前收储、整理的土地已供应完毕,目前处于“拓荒”和进行基础建设阶段,后续土地市场值得观望。

如何实现产业人群就地转化为常住人口,是全国产业园、开发区都面临的问题,在合肥新站区、肥东县店埠镇、庐阳工业园区皆已聚集了大量产业人口,随之而来的是属于商业配套、住宅项目的机会。同时,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新桥临空产业基地和巢北产业基地区域内土地资源极为丰富,并分别有空港、港运优势,是属主城区外值得长期关注的区域。

老城区,城市需自我更新

按照“1331”规划,合肥将实现“从一般省会城市走向功能更加多元完善的中心城市;从传统科教城市走向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智慧城市”的转型,随着近郊、远郊多个产业园的建设进程,原位于老城区的工厂将纷纷迁出主城区或者停产,腾笼换鸟,合肥老城区将迎来有又一波发展机会。

以瑶海区为例,马合钢、化工、合钢一厂即将停产,瑶海区的产业结构将从工业向IT、物联网转变,老厂停产后留下大量厂区、宿舍、城中村,土地再利用和盘活的空间极大,同时瑶海区衔接主城区与肥东县,位置关键,旧城东厂房与棚户区密布的状态有待改善。与之情况类似是蜀山区,城中村改造和多宗老厂房地块入市有望实现区域集中放地。

三县撤县入区?

长丰、肥东、肥西三县撤县入区的传言自2011年起从没断过,合肥市市民盛传2014年底“三县入区”铁板钉钉,此消息尚未得到有关部门的证实,但三县对于大合肥的构建而言意义重大。

2014年,肥东县将供应18宗土地,其中纯住宅用地8宗,共计约1300亩,商业用地共约550亩;肥西县则将出让商业服务用地、住宅、棚户区改造各类用地共约8065亩土地。在大合肥“1331”规划中,肥东县将承担产业聚集的功能,多家家电制造企业汇集其中,产业人口的住宅需求将逐步释放,肥西县则是近年来合肥市朝西南方扩张的主要区域,区域内早已房产项目云集。三县中比较特别的是长丰县,其距合肥主城区70余公里,县城内常住人口不足10万,但大量外出务工者构成了颇有购买实力的买房人群,同时长丰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双凤开发区,到长丰寻地的国内品牌开发企业包括华润、中粮、旭辉,区域内大环境将在近两年改善。

按照“1331”规划,未来合肥市总人口将达到1500万人,主城区人口将达1000万人,从人口规模、城市规划和产业驱动水平等方面,合肥将进一步靠近同属长三角的各城市。那么,合肥是否能顺利承接以南京、上海、杭州为代表的长三角优质住宅价值,让我们拭目以待。

>>>点击查看锐理地产网专题《2014全国土地大调查》

分享到: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250
发表评论

公司:

部门:

职务:

姓名:

手机:

人数:

收件地址:

收件人:

收件人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