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场

第二梯队房企变化:主动者生 被动者滞

2014年第一季度,龙头大佬们在200亿元以上的战线“搏命”,而去年的第二梯队华润、世茂、绿城、融创、龙湖、富力、世纪金源等咬牙为不掉队,以50至100亿元为基本战线拉锯,排名在第一季度末已发生变化。但是在产生变化的,绝不止排名这一件事。

总体而言,第二阵营成员在2014年第一季度业绩普遍上涨,但对后市预期不足。我们选择第二阵营中几个具有典型性的房企作为样本,来观察2014年的第二阵营的变化趋势和各自的打算。

绿城:平稳上升路中的暗变

2014年第一季度末,绿城中国以121亿元的销售业绩排在第9位,与2013年同期绿城完成的销售金额115亿元相比,业绩几乎持平。去年同期,绿城排名紧贴万达,为第11名,今年第一季度上升两名。

看似平缓上升的绿城目前年度目标完成度在18%左右,真正的考验还在推货密集的下半年。融资成本高、资金面收窄、绿城重点布局的长三角城市楼市率先降价,中高端住宅市场走量慢等多个问题是绿城面临的诸多考验。最近融创成为绿城大股东以及宋卫平退隐的新闻甚嚣尘上,消息一传出,持续下跌近半年的绿城中国股价曾小幅上涨,5月22日收盘价跌回7.69港币/股。

在近期发布的年报中可以看到,绿城2013年全年新增11个项目,全部位于长三角地区,扩张策略保守。同时可在年报中看到在2013年末,绿城总可售面积为2513万平方米,截止到2014年3月末售出53万平方米,均价2.4万/平方米。

按此计算,可保守得出绿城手中还有货值为5904亿元的可售面积;如此巨大的货值对绿城而言未必是好事,按其去年309万平方米的销售面积计算,大约需要8年方能去化完毕,库存压力极高。

作为多年来第二梯队的代表之一,绿城的产品线独树一帜,此后绿城的“精品化”产品路线是坚持还是改变是业内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对扩张较为保守的绿城是否会从融创身上吸收“狼性”基因开始扩张版图更值得期待。

招商地产:自持商业、O2O和疯狂拿地

招商地产在第一季度销售排行榜上的位置较去年年末几乎没有变化,期内实现签约销售金额近96亿,同比增长7%,第一季度所售物业均价约14000元/平方米,同比增长7个百分点。

单从业绩上来看,招商地产第一季度的表现可谓不功不过,但在其上半年诸多动作中还可解读出更多信息。4月中旬,招商地产公告宣布,拟以深圳分公司所拥有的五个商业项目及300万现金出资设立五家子公司。此举对招商地产的意义在于其从商业项目开发逐渐向商业项目自持的方式开始转变,在此过程中,招商地产可逐渐摸索商业管理、运营模式,将视新模式为未来主要利益增长点之一。

在2013年,多个典型房企都在打现有客户的“主意”,如何用“为现有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方式实现利润增长?目前已将想法“局部落地”的不仅有万科,招商地产也在“智慧社区”上有所突破。在深圳12个招商地产现有项目中,其开发、管理、运营的“到家网”已经试点成功,“到家网”模式以信息化物业服务为基础为业主提供增值服务,模式的野心和万科一样,通过服务——提供外部商家生活服务——创造支付平台——社区银行的路径直指和万科相同的目标:社区金融。

在多数第二梯队成员减少拿地的第一季度,招商地产拿下11个项目,换算成权益建筑面积近410万平方米,而在去年同期招商地产获得5个项目,所取得的权益建筑面积为83万平方米。招商地产拿下的11宗地位于日照、常熟、烟台、哈尔滨、番禹等三线城市者居多,其中番禹、哈尔滨宗地皆为商业用地,这与之前提及的招商地产商业运营之路路径相符,在年中和下半年,招商地产对商业用地的需求将更加猛烈地释放。

富力地产:去年备战,今年爆发

年初,富力地产曾高调宣称将今年的目标定为700亿元,和去年年度销售额422亿元相比,这意味着66%的增长率,公司曾分拆目标,将第一季度目标定为100——110亿元之间,实际上完成业绩152亿元,超额完成季度任务。

业绩一直不上不下的富力在第一季度的爆发可以视为事先预谋好的“战争”,这可以从2013年富力异常积极地拿地中寻得踪迹。有数据显示,单是2013年一年,富力获得了总建筑面积达2100万平方米左右的近20宗土地,几乎占其全部土地储备4200万平方米的一半。和同样朝着千亿目标奔跑的蓝光一样,富力的开发策略是拿地即开发,大步快跑的同时推货量将猛增。

年初富力地产宣布年内将推出总货值为1420亿元的产品,在建项目达48个,分布于贵阳、广州、佛山、包头、无锡、珠海、福州、长沙等城市,公司对长三角、东南部、珠三角的布局意图明显。

富力主动谋求的不仅是土地储备和开发节奏上的变化,其多年来保持着商业与住宅产品1:1的比例,但根据其2013年发布的年报显示,富力地产的商业与住宅的比例已调整为3:7,这一变化意味着富力下定决心从资金投入大、开发周期长的商业泥沼中腾出资金来扩张规模,而加大住宅的比例则可换来回款偿还负债。

与爆发并存的也有风险,在长沙、株洲、福州等城市,富力的品牌号召力恐不足以实现之前预想的快速回款目标,布局城市的陡然增多,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增加会进一步压缩公司的利润,此可谓想成为千亿俱乐部成员的“代价”。

分享到: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250
发表评论

公司:

部门:

职务:

姓名:

手机:

人数:

收件地址:

收件人:

收件人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