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场

29城市取消或调整限购政策 限购令三年后自动退隐?

锐理星资讯今日热点包括:46个限购城超半数已调整政策,多城取消限购效果各异,“限购令”三年后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上海松绑豪宅预售证,楼市政策拐点或已现;“零首付”重现江湖,保利等大开发商出手自救;待建高楼数成都排名全国第七,后期运营是挑战;成都存量房交易服务平台运行一周,六大问题需答疑。

政策动向:

46个限购城超半数已调整政策 多城取消限购效果各异

取消或放松限购对楼市到底有多大作用?从当前的数据来看,有的城市出现了成交量暴涨的情况,如济南,有的城市则表现平稳,如厦门。

虽然济南是从7月10日起才全面放开限购政策,但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成交量已经占7月到目前为止成交总量的近四分之三。

尤其是自取消限购以来,济南的成交量(截至22日)达到7164套,占7月到目前为止成交总量的近四分之三。据统计,限购取消后仅两天时间(10日、11日),济南新房网签量就达到1151套,而6月份前10天的网签总量才1040套。【详情】

全国29座城市取消或放松限购政策

地方楼市“取消限购”的城市名单在过去一周再度扩容,据统计,截至周一,全国已经有29个城市(其中包括:江苏无锡、杭州菁山、安徽铜陵、安徽宣城、天津滨海、浙江宁波、浙江温州、四川成都、江苏常州、江苏扬州、江苏泰州、江苏苏州、江苏南京、河南郑州、广西南宁、广东广州、北京、沈阳、广东、海南、青海西宁、海口、呼和浩特、济南、厦门、南昌、西安、石家庄)取消或放松楼市限购政策。【详情

“限购令”三年后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在实行了三年之后,楼市限购令正在多个地方以各种各样的形式退出历史舞台。7月15日,《常州日报》竟在头版头条刊文号召市民买房,被舆论评为“无节操”的救市。

在20天之前,呼和浩特则成为全国第一个彻底放松楼市限购政策的城市。呼和浩特发文公布,居民购买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在办理签约、网签、纳税、贷款以及权属登记时,不再要求提供住房套数查询证明。这一楼市新政被市场普遍解读为,呼和浩特楼市限购政策实际上被取消了。【详情】

20个城市限购松绑 楼市能否回暖看信贷“脸色”

目前对限购政策进行调整的城市,上半年楼市成交数据均出现大幅下滑。继呼和浩特、济南、苏州等城市出台松绑限购的政策后,7月23日,海口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也向外界证实,海口市政府已发文中止执行商品房限购政策,不再要求购房者提供住房套数证明。

据悉,这份《关于中止执行房地产限购政策的通知》由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是住建部门向开发商和房企等行业内部的公告文。文件中明确指出,“从即日起,我市中止执行商品房限购政策,不再要求购房者提供住房套数证明。中止执行房地产限购政策后,各单位要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遏制投资投机炒房,抑制商品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加强预报预测和分析研究,从市场需求出发完善开发建设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创新营销模式,总体提升我市房地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详情】

放松限购或是房市安慰剂 难以扭转当前房价走势

在温州、南宁、呼和浩特、济南之后,又有两个城市明文放松或取消限购政策。近日媒体证实,苏州市对90平方米以上住房的限购已松绑,在苏州购买90平方米以上住房不再受限,90平方米以下仍按照以往政策执行;海口已发文中止执行商品房限购政策,不再要求购房者提供住房套数证明。在这6个城市之外,还有十几个城市虽无明文规定,但已实际放松限购;传言即将放松限购的城市也不少。

不过,就目前境况而言,放松限购可能救不了房价。这基于两个理据:第一,限购早已不如刚出台时那么有效,起不到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的作用,那么,放松限购也不可能增加市场需求。第二,投资与投机者都是买涨不买跌,现在房价上涨无望、下跌可期,他们不会因为限购放松而入市;而对于刚需来说,目前的房价实在太高了,多数没有能力去接盘。【详情】

限购城超半数已松绑政策 一线城市能扛多久?

截至昨天,全国已有27个城市对限购政策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占原有46个限购城市数量的一半以上。

限购,这一极富行政色彩的楼市调控手段,正呈瓦解之势。尽管大多数城市没有发布官方通知,但这似乎并不妨碍限购松动所呈现出来的“燎原之势”。按照这一趋势,除一线城市外,年内绝大多数二、三线城市的陆续退出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限购瓦解之后,成交量会放大吗?房价究竟是向上,还是向下?有业内人士认为,限购退出后对楼市的提振作用,将因各城市库存量、人口流入量等因素出现分化。【详情】

市场动态:

上海松绑豪宅预售证 楼市政策拐点或已现

最近市场最热门的话题要么是A股不涨、要么是楼市松绑。昨日,上海对豪宅预售证松绑,而海口官员也向媒体证实中止楼市限购令。

有分析认为,在中央去库存导向下,未来至少还有30个城市或会调整限购令,楼市政策或出现拐点。

值得注意的是,同此前相比,本轮火热的楼市松绑令中,着急的似乎是地方政府,开发商则显得淡定很多,“楼市总体还是比2008年好很多。”【详情】

“零首付”重现江湖 保利等大开发商出手自救

有消息显示,保利地产华东区域部分楼盘先后设计了一种全新的购房付款模式用于助推刚需产品,买家只需要缴纳几万元定金便可签订购房合同,可选择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后才缴纳首付款以及办理银行按揭。

虽然模式上有所创新,但保利此举仍旧源于流行楼市多年的“零首付”促销——这种促销手段在行情好的时候基本上会消失遁形。但随着开发商去库存压力加大,如何制造噱头吸引买家上门,再次成为考验营销团队的一门功课。

号称“零首付”,实际上没有人能一分钱不付就签下购房合同,因此业内人士更愿意将此类促销方式称作“低首付”。今年以来,许多开发商都在个别项目推出了类似的方式促销。【详情】

成都楼市:

待建高楼数成都排名全国第七 后期运营是挑战

报告显示,中国是全球拥有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最多国家,共122座占全球总数一半以上,为排名第二阿联酋数量三倍,建筑平均高度超过300米。而在全球超高层建筑数量排名前十城市中,中国城市占据了六席之多,相比之下最早出现超高层建筑的美国仅有两个城市上榜。在国内待建超高层建筑城市排名中,成都以七座待建超高层建筑排名第七。

成都楼市在经历了多层、小高层、高层10多年发展历程之后,以高层或超高层为代表“高居”生活形态,已然成为成都建筑发展潮流。206米明宇金融广场、248米成都国际金融中心、320米保利国际广场、468米绿地中心———蓉城摩天大楼高度在短短几年内大幅攀升。睿意德西南大区总经理张建华认为,如此多超高层建筑的出现与成都飞速发展有莫大关系,从城市未来层级发展,节约土地是个必然选择,超过一百米立体建筑会成为主流建筑。【详情】

存量房交易服务平台运行一周 六大问题需答疑

7月15日,成都市存量房交易服务平台开始试运行,传统“线下”交易的二手房交易方式,可以全部通过“线上”的存量房交易服务平台来实现。二手房交易的全过程被纳入规范管理,全程透明。8月1日,该平台就将在中心城区全面上线使用,并将逐步推广至二、三圈层。

从一个多星期的试运行来看,平台运行顺畅,已有不少购房者通过存量房交易服务平台成功签约。但作为一个全新升级,又和普通人息息相关的服务平台,在初期试运行的过程中,有购房者对平台的使用方式和具体操作提出了一些问题。房管局相关部门对一些典型问题做了梳理,并进行权威解读。【详情】

促进商圈人气提升 春熙路下月全覆盖免费WIFI

今年上半年,预计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超过2500亿元,网络零售总额超过180亿元,移动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55亿元。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成都服务业保持了平稳增长。昨日,全市服务业稳增长促消费座谈会透露,今年上半年成都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458.1亿元,同比增长8.6%,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5%。

今年下半年,成都将采取推动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开放型经济转型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总部经济、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等措施,推动服务业继续稳定增长。

全市服务业稳增长促消费座谈会:预计8月底将在春熙路盐市口商圈实现WIFI全覆盖。【详情】

分享到: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250
发表评论

公司:

部门:

职务:

姓名:

手机:

人数:

收件地址:

收件人:

收件人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