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场

五城竞发 抱团再造“万亿俱乐部”

从成都出发走高速,2小时可抵达“川东北心脏”南充;如果坐动车,只需一个半小时。一路驰骋,沿途的广告语尽显川东北城市活力:“南充与世界的距离更近了”、“川东北物流中心”……这一切似乎在说,现在的南充,可不仅仅是一个丝绸之都了!

在《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南充与达州被确定为“双核”。两座城市如何避免外界所担心的“一山不容二虎”?川东北5个城市又将怎样携手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7月22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前往川东北经济区进行了现场探访。双核新定位

双核各有特色 不搞恶性竞争

与川南不同,川东北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城市之间相距较远,以前抱团携手不是很多。

“你不服气我,我也不服气你,你说气不气?”南充市发改委副主任蒲冠舟举例说,历史上川东北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带动核心,区域内各市之间的协同性和合作较少,有时候也存在恶性竞争。拿川东北的“气”来说,达州提出一个“中国气都”的概念,仪陇就喊出“中国第一气”的口号,可谓互不服“气”。还有招商上,纷纷给优惠条件争项目,地方资源在“争”中越来越掉价,不仅机遇白白流失,而且招商成本大幅增加。

《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南充和达州为“双核”,外界颇有担心“一山不能容二虎”,或者出现1+1小于2的局面。对此,蒲冠舟说:川东北经济区发展协调小组专门强调了:不能“一山不能容二虎”。

“双核城市,核与核不同!”蒲冠舟说,南充主要对接成渝经济区,引领广安、巴中、广元等城市,达州更多的是东向开放的门户城市,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而《规划》也明确了两个城市的不同定位——南充市: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轻纺服装、有机农产品加工、能源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重要交通节点和港口城市。

达州市:天然气和磷硫化工、冶金建材、钒钛合金、环保装备、清洁能源汽车、鞋服麻纺、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节点城市,四川东向开放门户城市,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这样的区域性规划,让大家在心态上就避免了‘一山不能容二虎’。双核各有特点,不搞恶性竞争,而是携手成为一个团体合力发展。”蒲冠舟说。

避免“一纸空文”每季度报进展

“这个规划,不仅仅只是落在纸上就算了,而是具有延续性,这些你们在规划上是看不到的。”蒲冠舟解读说:每年川东北5个城市将轮值召开川东北经济区发展协调小组会议,就规划每年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划定每年重点清单。这样的机制体制建立起来后,就意味“川东北的区域发展不再是各自为政,更多的是区域抱团发展。”

据透露,川东北经济区发展协调小组会议已经召开了2次,5个城市的分管副市长为协调小组成员,对应的发改委负责人为联络员。每个季度第一个月的5号上报上季度工作推进情况和下季度工作打算。

五城新合力
川东北将建1小时经济圈

“一个城市的力量毕竟有限,重大项目推进、重大政策争取,需要川东北5个城市各自发挥优势,共同努力。”巴中市发改委副主任魏光成说,如果定位为追赶者,就永远赶不上兄弟城市的发展速度。5个城市都要发挥积极性,一起形成新合力。例如,巴中与兄弟城市虽然存在一定差距,但发展积极性很高,如果能快速发展,也将为川东北城市群崛起带来强大的动力。

谈到巴中的优势。魏光成分析说,巴中是川东北中较为边远的城市,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不高,但地理位置很特殊,是成渝西的几何中心,这就决定了其将成为东向、北向开放的重点城市,面临承接川陕渝的产业转移和区域协作的发展机遇。

与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相比,川东北城市群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交通。

魏光成说,川东北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尤其需要5个城市的协调,城市之间的道路通车将是双赢,如果一个城的修通了,另一个没通,则无法形成联动效益。

而下一步,巴中在北向通道上,将加快巴陕高速建设,其中巴中至南江段已通车;规划建设南巴汉快速铁路、广安至平昌至通江高速公路。东向通道上,除已通车的巴达高速公路,巴达铁路将于7月底铺轨;巴中至万源高速8月开工建设,巴中至广安至重庆高速建设正在加快,规划了广巴达城际铁路。

魏光成透露,川东北与成渝西之间将构建起3小时经济圈,周边城市将形成1小时经济圈。

新兴增长极
目标瞄准“万亿俱乐部”

培育四川新兴经济增长极——这是《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规划》开篇定调。

“川东北将成为一个经济总量上万亿元的新兴增长极。”南充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张灯说,四川的“多极”重点是打造三大增长极,成都平原增长极、川南增长极和川东北增长极。其中,成都平原增长极作为全省首位增长极位置难以撼动;川南城市群的加快崛起将成为次级增长极。而此次规划的出台,将推动川东北经济区多个层面互动合作,今后将成为一个经济总量上万亿的新兴增长极。

依据规划:到2020年,川东北的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13年基础上翻一番,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0%。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实现“摘帽”。

“放眼川东北,南充经济总量居第一,担当核心城市具有明显优势。”张灯分析,目前川东北城市之间联系不够紧密、产业实力普遍较弱,唯有采取“核心城市”带动的纵向策略,才能挑起新兴增长极的担子。

专家观点

“双核”可以竞争 也可以完美共存

“川东北双核之间必然存在竞争,但竞争不代表不能合作。”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周江说,南充和达州之所以存在竞争,原因在于产业结构上存在部分雷同,而今后不亮出自己的优势,将难以赢得机遇。避免“一山不容二虎”,就要做到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周江强调,川东北的合作发展考验政府智慧,在机制和制度上形成合作,把5个城市看做一个区域整体统一协调和发展。千万不能各搞各的,如果5个城市各自搞发展,那经济区就无法形成1+1大于2的效果。

同样,省社科院西部大开发研究中心秘书长刘世庆教授认为,南充和达州被称为川东北经济区的“双核”,但并不用担心双核恶性竞争的问题。

“南充和达州的辐射范围不同,双核可以完美共存。”刘世庆说,达州更靠近重庆、湖北和陕西,将这里设为“双核”之一,可以建立一个川东北与外省经济的连接点。同时达州的条件能够支撑其成为重庆旁的一个经济副中心,但是否能够真正实现,还要看发展的具体情况。南充主要辐射城市是遂宁和广安,和达州的覆盖区域有所不同。

分享到: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250
发表评论

公司:

部门:

职务:

姓名:

手机:

人数:

收件地址:

收件人:

收件人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