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场

对接陕甘渝 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

剑门关据守着北向出川大门;千里嘉陵江守护着东边别蜀的离人。

“地处川渝鄂陕四省市和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川东北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日前,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接受华西都市报专访,畅谈川东北经济区发展的新机遇。

李后强认为,川东北蕴藏着强大的后发优势,跳好发展之舞,要秉持“修内功”和走出去,“打通内部循环,同时积极融入周边省市发展,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川渝互动打造重庆后花园

川东北经济区“双核五带”的规划,更像成渝经济区规划另一个地方版。李后强说,从区位来看,《规划》提出建设“双核五带”(“双核”即南充、达州,“五带”即达广渝发展带、成南达发展带、广巴达发展带、南巴汉发展带和嘉陵江、渠江流域发展带)正处于“西四角”(成都、重庆、西安、昆明)的核心部位,与国家的“两带一路”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该区域既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两带’起源,盛产的茶叶、丝绸等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运送的主要物品,处于三者构成的杯状结构的杯口。”李后强博士从生理学角度出发,将川东北经济区比喻为“西四角”的心脏、“两带一路”的“西部天眼”。作为川渝鄂陕四省市交接地带,川东北五市中,广元守卫着出川的北大门,达州素有蜀地东大门之称。李后强认为,川东北经济区是西部开放的一个前锋,“这个区域眼睛睁开了,四川经济就活了”。

《规划》提出将川东北经济区打造成川渝陕甘结合部的区域经济中心,建设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化工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文化旅游区和川陕苏区振兴发展示范区,除重要的交通区位优势外,更依托于其丰富的资源。“四川有底气。”李后强说,大部分天然气资源聚集于川东北经济区,石油、天然气等战略性资源对长江经济带上的重庆、上海等将产生强大吸附力。目前,广安市提出积极融入重庆,每年由重庆到广安旅游的人数激增。李后强说,除了广安旅游业外,四川的汽摩产业、医药产业与重庆地区配套联手,正在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对接陕甘红色旅游装点经济链

重庆、四川、云南、陕西构成的“西四角”格局已初步形成。李后强指出,近几年,政府相互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要求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开放合作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随着川东北经济区规划逐步落到实处,对接陕甘,巴中等地的发展将迎来新机遇。

《规划》中多次提到红色文化旅游的开发,在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布局中规划出红色文化精品游线、中国大巴山红色文化旅游区、小平故里国际精品旅游区等。

李后强说,川东北五市中,广安“小平故里行”、达州“神剑园悼张爱萍”、南充“朱德、张澜、罗瑞卿故居”、巴中“川陕革命根据地文物”、广元“苍溪红军渡忆长征渡江”,将帅故里和川陕革命根据地遗迹形成川东北经济区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红军文化底蕴深厚。李后强分析,依托川陕革命根据地,川东北的红色旅游资源与陕西连在一起,“这些旅游点犹如一颗颗珍珠,川东北经济区的建设开发,将把这些珍珠串成耀眼的项链,装点整个西部”。今后,上午游巴中,下午游延安,川东北经济区带动周边省市的发展,充分发挥川东北经济区的溢出效应,带动周边省市发展。

活跃内循环 “破盆”指日可待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交通一直是制约川东北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此次《规划》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放在显要位置,提出要加快北向和东向进出川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加强与周边省(市)对接,畅通对外联系,完善区域内部交通网络建设,提升交通枢纽功能,构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尤其重视打造五市之间的交通内循环,包括规划城际铁路以进一步完善区域内铁路交通网布局,推进城市圈内部高速公路建设、中心城市与主要城镇的快速通道建设,发挥嘉陵江、渠江作为经济区内河航运主航道的作用,规划机场建设等,实现“双核五带”间的畅通无阻。李后强以中医理论类比:“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交通第一、产业第二,交通打通了,这个片区的经济就活了。”过去“蜀道难”交通闭塞,开放度低,经济落后,造成盆地困境。只要打通对内对外交通的“任督二脉”,“破盆”指日可待,“蜀道难”将变“蜀道通”。持续发展警惕“竭泽而渔”

“川东北经济区是四川具有极强后发优势的地带。”李后强认为,《规划》对川东北经济区的定位十分准确,“整个规划从实际出发,对原开发程度较低的该地区而言,可以说机遇空前绝后。”

在川东北这条大船即将扬帆起航,乘风破浪之际,李后强也提出了担忧。“接下来一段时间,6.5万平方公里的川东北区域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但要警惕三个发展误区:第一,“双核五带”要错位发展、发挥各自优势齐头并进,关键要找到产业发展共同点和利益联结,做好协调与合作,按照《规划》稳步推进。

第二,不能太浮躁,要按经济发展规律来办,产业规划、产品设计要符合市场规律,一哄而上、大拆大建、搞重复建设均不可取。以新农村建设为例,《规划》中要求“抓好聚居点规划设计,突出川东北地域、历史、文化等特色风貌,保护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传统村落、特色村寨和民居,建设巴山新居”,落到实际推行中即要体现乡愁,而非盲目拆掉老建筑而造水泥森林。

第三,不能破坏自然原生态,应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加快推进秦巴山区和嘉陵江流域生态建设,划定生态红线,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强化污染防治,尤其石油化工产业要采用先进技术以控制污染。“原本定位发展清洁能源,不能最后搞成了污染区。”李后强强调说。

发展举措
南充 抓好企业培育扩大工业经济总量

南充市经信委主任杨铁表示,南充将指导帮扶小微企业尽快成长,落实新入园规模以上企业3万元奖励政策,力争全年升规100户,新培育小微企业500户。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鼓励和支持市内关联企业“互采互用”,就近就地配套;支持工业企业建立营销网点,落实对在省会城市新建专卖店(直营店)的资金奖励,帮助企业扩大市场销路。

达州 以创新为重点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达州市经信委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马林表示,达州市将加快新型产业发展,加快培育清洁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装备、新材料等六大新型产业,推进达钢整体搬迁转型,加快地奥天府退城入园。

加快推进冶金、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继续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组织开展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转让招商对接会,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研发机制,建成达州市农产品联合研发中心。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倾斜推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等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编制智慧城市规划,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广元 抓好园区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广元市经信委主任张寿于表示,为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广元市将统筹用好各类资金,继续推动剑门新材料园区、青川庄子上新材料园区、朝天七盘关工业园区、旺苍黄洋建材产业园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加大园区闲置和存量土地清理,全面梳理在建和未开工的工业项目,严格处置一批和退出一批“占而不用、占多用少”的工业项目,为优质项目腾出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

依托园区平台和产业基础,研究和把握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点,认真策划包装引进一批符合国家投资导向、近期有拉动、长远有支撑的重大项目,形成园区建设和项目入驻良性互动格局,大力培育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分享到: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250
发表评论

公司:

部门:

职务:

姓名:

手机:

人数:

收件地址:

收件人:

收件人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