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场

全部注入迪马股份 东银控股完成地产整体上市

9月3日,重庆市迪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宣布,拟向关联公司江苏江动集团有限公司持有重庆东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2.44%的股权,收购价格为5.01亿元。收购完成后,迪马股份将持有东原地产100%股权。

自大股东东银控股2005年首次将东原地产18.75%股权注入迪马股份,到如今东原地产全部股权注入完成,前后共经历近十年光景。

而期内,除了东原地产,迪马股份还累计获得东银控股注入的同原地产、国展地产、深圳鑫润及东银品筑的100%股权,成为东银控股旗下唯一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上市平台。而东银控股旗下港股东原地产则是地产运营管理平台。

对此,迪马股份董秘张爱明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资产注入)从股权管理上说,有利于公司的资本运作。交易完成后,东原地产对2014年完成100亿元销售目标基本上有了信心。

东银控股地产整合

对于此次收购,迪马股份称,此举在于整合公司房地产业务股权架构,提高公司权益比例,增加盈利能力,符合公司整体战略发展需要。

迪马股份董秘张爱明也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东原地产原来股权比较分散,这次收购就是把整个东原板块的股权都整合进来。

“我觉得这是件好事情,从股权管理上说也有利于公司的资本运作。”

资料显示,东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以机械制造、房地产、矿产能源和金融投资为主要发展方向多元化投资控股集团,下辖(东银)实业集团、(东原)地产集团和(东胜)投资集团3大产业集团。同时,拥有包括迪马股份、江淮动力和东原地产等多家上市公司。

2005年开始,东银控股首次向迪马股份注入旗下东原地产18.75%股权。至次年,迪马股份持有东原地产的股权上升至30.36%。

2007年2月,迪马股份与东银控股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总价1.05亿元收购东原地产20%股权,持股比例提高至50.36%,实现并表。同年,迪马股份又进行了两次增资,至此持有东原地产77.56%的股权。

发展到2010年,迪马股份实现房地产业务首次超过专用汽车,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13年公司收入30.5亿元,房地产业务收入占21.3亿元,占比达69.9%。

为此,市场传出消息,东银控股内部逐渐有了打算要将地产板块整体上市。

随后,迪马股份分别于2010年、2013年启动了资产重组预案。其中2013年,迪马股份拟向东银控股、江苏华西集团、华西同诚定向增发约11.8亿股,购买其持有4家房企的股权,交易资产预估值41.5亿元。此外,其将向不超过10个特定对象增发融资13.8亿元,作为重组配套资金。

今年5月,迪马股份非公开增发购买资产宣告完成,共获得同原地产、国展地产、深圳鑫润以及东银品筑的100%股权。至此,高达41.5亿元的房地产资产包正式注入迪马股份,迪马股份也一跃成为东银控股旗下唯一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上市平台。

同时,东银控股对迪马股份的控股比例由38%增至60%,两者地产业务同业竞争的难题得以解决。

9月3日,迪马股份收购东原地产剩余22.44%股权,完成资产重组的后续步骤。

重组后的迪马股份

据了解,重组完成后迪马股份土地储备521万平方米,权益土地储备458万平方米,其中重庆占54.5%,成都占22.1%。

同时,迪马股份作为上市平台,也为东原地产打通了资本市场的融资通道。

由此看来,在东银控股对旗下房地产资产的重组计划中,东原地产才是未来发展的主体。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上半年,东原地产合并报表部分的总资产为62.92亿元,远高于迪马股份此前重组的4家房企41.5亿元的估值总额。

种种利好之下,7月7日,东银控股总裁罗邵颖在东原地产2014年战略宣布会上便提出,2014年东原地产不仅要实现100亿元销售事迹,同时还要砸100亿元投资拿地。

于7月18日,东原地产竞得上海南桥新城一宗住宅用地,总出让面积4.71万平方米,容积率1.60,实现首次进军一线城市。

开发销售方面,东原地产营销中心总经理王琴透露,今年公司采取的主要策略依旧是深耕现有的重庆、成都、武汉,以及新进入的上海,而重庆、成都是重点。

其续称,东原地产累计开发及持有各类项目30余个,主要以刚需及首改为主,将实行高周转策略。

对于东原地产100亿元的目标,迪马股份董秘张爱明表示,未来有机会的话将继续在长三角地带扩张,有信心达到销售目标。

市场分析也认为,基于迪马股份获注入的资产均进入收获期,今年推盘高峰集中在三、四季度,预计销售将破百亿元,2015年则突破180亿元。

但分析也指出,东原地产的项目主要集中在重庆、成都,这两个城市仍存在销售增速下降超预期的风险。

据悉,截至7月末止七个月,重庆商品房成交1183万平方米,同比仍下降14.98%;成都商品住宅成交557万平方米,同比也仍下降15.7%。

分享到: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250
发表评论

公司:

部门:

职务:

姓名:

手机:

人数:

收件地址:

收件人:

收件人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