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场

"国家队"的天府新区将会出现哪些新变化?

四川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意味着未来天府新区的发展不仅是四川的事,更是国家战略一部分。那么,已进入“国家队”的天府新区,接下来将会出现哪些新变化,下一步将如何发展,未来将呈现何种面貌?

战略:“新引擎”引领“四种效应”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李后强

升级后的天府新区肩负着非同一般的使命: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打造成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形成四川乃至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从上游注入强劲动力。

成为国家级新区后,天府新区可培育“四种效应”:硅谷效应:支点效应。天府新区能肩挑成渝产生“支点效应”;分流效应。可“过滤”和“截留”四方线上的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和人才流:势差效应。与具有先发优势的地区相比存在差距,由此产生“势差效应”。

对四川而言,天府新区升格为国家级新区,发展态势将更为强劲,将改变成都平原延续千年的“单中心”建城格局,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开辟新空间。 【详情】

规划:35个产城单位 2030年形成基本格局

——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委员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四川省住建厅总规划师邱建

按照规划,天府新区将划分35个产城单位,每个单位相当于生态园区,生产生活和公共设施配套,将在一个单位中全部解决。能够实现60%的人口居住在单元中,步行即可上班;剩下40%的人口可住在附近单元,骑自行车就可完成通勤。

在公共交通方面,每个单元都有完善的公交系统、布局了地铁网络。针对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预案,也能让群众享受到安全的城市生活。未来,天府新区任何一个区域,出门每500米就能见自然水体,每300米见公共绿地。2020年,天府新区建设将初见成效,2030年形成基本格局。【详情】

首要任务:“一极两中心”缓解城市病

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更不能忘记建设天府新区的初衷,更要按照原来规划的定位、布局来科学地建设实施。比如规划中有很多新理念,包括如何纾解老城区人口、建立成都的新格局——一极两中心、缓解城市病等规划做法都要坚决贯彻实施。

摊开天府新区总体规划,从新区核心区出发,40分钟内可达成都主城区和彭山、新津县城,60分钟内可达成都北部地区及眉山、邛崃、资阳市中心和仁寿、蒲江县城;通过轨道快线或快速路,新区内80%区域均可在50分钟内到达成都主城区。 【详情】

相关阅读:成都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 “升级之路”大回顾

分享到: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250
发表评论

公司:

部门:

职务:

姓名:

手机:

人数:

收件地址:

收件人:

收件人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