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场

中小房企债务危机频发 行业洗牌正加剧

资料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四川省查获、案发的非法集资涉案金额高达1亿元之多,案件数量同比增长近1倍。多地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人表示,房地产、理财投资咨询等领域进入风险集中释放期,涉及案件明显增多。

在房地产行业新的调整期来到之际,哪种房地产企业更易被债务拉倒,从而被洗出局呢?曾经的民企典范怡和、嘉好等公司的倒下,给我们一些启示。

怡和:民企龙头面临债务重组,盲目扩张引发危机

怡和集团是四川一家发展已20年的民企,业务涵盖制药板块(升和药业)、房地产开发板块(怡和置业)、教育产业板块(金苹果教育),员工8000余人。集团注册金2亿,股东与法人代表均几经变更,实际控制人为刘武。

怡和集团旗下企业资质良好,打造了神仙树大院等成都知名地产品牌,金苹果幼儿园等高端教育产业均有口碑。

根据媒体报道,截至2014年8月,怡和集团总负债逾40亿元,其中银行的风险敞口25亿元。更严重的是,集团牵涉了16亿元的民间高利贷,其中实际使用本金约7亿元,其余9亿元为“利滚利”产生。整个怡和集团的债务危机,涉及17家银行,包括重庆银行4.8亿元、攀商银行3.1亿元、恒丰银行2.7亿元等。以及2家资管公司和`40余家的民间高利贷借款主体。

目前,高息资金导致公司资金链全面断裂,怡和集团给出重组方案,重组计划正在与各方债权人商讨中。

怡和的债务危机背后,暴露了该企业对资金的不当应用。

资料显示,近年来集团单是在制药领域的增量投资就超过了5亿,资金主要用于邛崃新基地建设和新版GMP认证。专家分析,开发商融资或变相融资后,将资金挪用到别的项目上,一旦项目运作的某一环节出问题,会导致资金链断裂。

同时怡和集团还投资了成都、都江堰等地近10亿元的土地储备,有业内人士认为,怡和在借款的使用上短贷长用,拆东补西。

当房地产市场遇冷,集团项目未能及时开发并回笼资金,更加剧了资金紧张情况。最终导致危机爆发。

嘉好:涉嫌欺诈董事长被拘,违法筹资导致企业垮台

10月13日,成都知名新能源、地产企业——成都嘉好投资管理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财务状况恶化,公司资金链已经趋于断裂,无法继续对投资客户支付租金及支付退房款,公司已全面停止支付退房款及租金。

成都嘉好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大型多元化集团公司,涉足新能源、商业地产、酒店等多领域。集团公司旗下拥有30多家子公司。资料显示,该公司旗下的成都嘉好房地产有限公司曾获“2009年度成都市房地产经纪行业优秀经纪机构(居间)”奖项。

今年6月,有业主联名报案,称嘉好集团在先将房产卖给各位业主后又将房产抵押给了各个银行。目前业主无法获得产权或退房款。有业主声称“我们联名报案的65户业主涉案资金已达2446万元”。

由于涉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成都嘉好资产管理集团董事长华茂泽已于2014年9月30被简阳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目前正在接受调查。

开发商在以所开发的商品房屋为担保取得银行贷款的同时,向购房者销售该项目是欺诈的违法行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吸纳资金,当经营不善、市场下行时,房企无法达到预期的收益水平,没有现金流兑付,最终面临的就是债务官司。

汇通担保、创基财富:中介机构监管空白,暴露房地产金融问题

今年7月,四川省规模最大的民营担保公司之一汇通信用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高管集体失联。四十多亿的金融产品受到牵连,其中包括近2亿元的三款信托产品。

9月25日,四川汇通信用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数百投资人再度集体请愿维权,不少投资人手拿“政府做主,汇通还钱”的标语。汇通担保公司人士此前透露,今年上半年汇通担保业务总量在45亿元左右,其中民间资本30亿元,再加上其他小额贷款,总共是100亿元左右。

汇通的案子还未结,川内融资中介机构又爆出知名投资公司失联的消息:

10月14日,债权人和公司员工向锦江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报案,创基财富董事长段家兵等三位高管失联,据创基财富销售团队提供的资料显示,在涉及的6700余万资金中,成都占5861万,长沙重庆合计850万。目前上述对公账户的资金已被全部转走。

三个月前,创基(中国)财富管理集团才通过媒体宣称,为成都投资者带来一个颇具特色的中国西部湾生态休闲旅游区理财项目。创基作为投资方,将投资18亿元,与宜宾市政府合作开发中国西部湾项目。据公司销售部门负责人透露,该项目前两期的融资规模为6700余万元,且全部为民间融资。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当前民间融资多头监管和监管缺位问题较为突出,给担保、中介、小贷等机构违规吸存放贷留下空间。

一边是融资中介乱象爆发,一边是房地产金融的加速发展。

央行在“9·30房贷新政”中,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国时资产总经理张群革表示,房地产金融最终将打破目前银行业主导的格局,发展成为由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共同主导的态势。

在这期间,进一步金融化的房企也将迎来机会,加速转型成为产业金融体或其他类基金投资管理机构。今年8月14日,海印股份公告称联合中信建投设立“海印股份信托受益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这是国内首个以商业地产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自去年下半年来,受经济下行、流动性趋紧等综合因素影响,加上目前投资监控方面的不完善、企业自身的种种局限,中小房企被洗牌出局的可能性更大。

分享到: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250
发表评论

公司:

部门:

职务:

姓名:

手机:

人数:

收件地址:

收件人:

收件人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