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场

股市疯涨 卖房炒股的时候又到了?

房地产板块开盘快速走高,招保万金四龙头地产股均发力上攻,今日午后13:30开始,“招保万金” 拉升。截至目前,保利地产涨幅超9%,招商地产涨幅超8%,万科A涨幅超7%,金地集团涨幅超5%。不只招保万金,股市火爆的行情让大家仿佛又看到了牛市的曙光。在过去两周时间里,上证综指10个交易日上涨450点,涨幅高达18%,深证成指涨幅24%。年初还在为2000点能否守住而揪心的人们迎来了“蓝筹盛宴”,“超牛”言论不绝于耳,许多专家券商都跑出来忽悠“卖房炒股”的时候又到了。

A股称霸全球股市创多项纪录 沪指年内大涨近40%

在多项利好政策叠加效应下,巨额资金不断涌入股市,2014年7月下旬,A股启动新一轮牛市,一举扭转此前连续四年全球垫底的窘境。

随着2014年步入尾声,全球股市年度排名战正式打响。目前A股以近40%的涨幅称霸全球股市,同时还缔造两项惊人纪录:成交额破万亿创世界纪录;总市值超越日本成全球第二大股市。 【详情】

“卖房炒股”论甚嚣尘上

随着A股暴涨,市场做多情绪日益狂躁,“超牛”言论不绝于耳,“卖房炒股”论甚嚣尘上。今年6月份,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教授和知名投资人星石投资总裁杨玲先后站出来喊话,称“现阶段应卖房买股”。11月26日,在国泰君安证券2015年投资策略会上,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号召说:“如果你有多余的房子,赶快把房子抛掉买股票。” 【详情】

竟然还真有人这样干了!

东莞一老板亿元入市炒股:放弃实业卖掉别墅

A股“疯牛”狂奔,东莞不少私企老板早已蠢蠢欲动。有券商人员透露,大量休眠账户在近期复苏,资金迅速增至500万或是千万级别,多是东莞开工厂的老板所有。南都记者了解到,一机械行业的企业主几乎放弃实业,从9月起陆续将货款和变卖房产的资金投入股市,资金已经达到了1.5亿元。  【详情】

炒房客卖房炒股:股市再不济也比买房收益好

有媒体记者接触到的多位炒房客透露,近期他们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抛售房产,在他们看来,与楼市相比,一路向好的股市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收益。

11月,多地二手房成交火热。中介机构人士认为,降息使得购房成本下降,买家的热情被重新激活,一些“失意”的炒房客也开始选择适时出手。鉴于楼市投资前景的不明显,有分析甚至预测称,2014年三季度起,市场或许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可以考虑“卖房买股”的阶段。 【详情】

证监会跳出来警告:谨慎投资,小心风险

对此,证监会警示:坐庄、操纵股价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所抬头,不要被市场上卖房炒股、借钱炒股言论所误导。李大霄认为,“钻石底”才可以买股票,3000点并非投资的好时机,但“钻石底”买到的好股票,3000点需要坚持。情】

股市楼市真是跷跷板两头?

那么股市和楼市,真的是跷跷板的两头吗?

中新网证券频道数据公开数据显示,政策暖风频吹,在沪指大涨11.85%的11月,股市、楼市并非此消彼长而是共同繁荣。

股市方面,各路资金涌入A股。中登公司的最新数据同时显示,11月24日-28日,沪深两市新增股票账户数为37万户,创 2011年4月来新高。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最新数据显示,证券交易保证金余额首次突破9000亿大关,逼近万亿大关。

融资融券余额一路高歌猛进。据华林证券研报显示,截至12月4日,A股融资融券余额为8810.33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增加245.07亿元。其中融资余额高达8735.33亿元,环比增加2.81%,融券余额仅75.01亿元,环比增加8.65%。个股方面,中国平安、中信证券、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海通证券、方正证券、中国重工、中国建筑融资余额依次排名前十。

楼市方面,虽然价跌,但是11月房地产成交量却有了明显上涨。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54个主要城市住宅合计签约27万套,成交量较10月份上涨了8.9%,并创下年内月度成交纪录。一二线城市环比均上涨幅度达到13.2%,创造了年内最高成交月度纪录。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以往每一次卖房买股大窗口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房地产行业投资的出现。研报认为股市相对楼市的财富效应强于替代效应,居民权益资产的财富增长会刺激其他领域的消费和投资,从而推动购房需求的增长。

就房地产行业来看,银河证券发布研报称,本次降息将进一步促进楼市成交量,短期将明显利好地产。银河证券强调,本次降息的出发点是降低无风险利率,改善企业融资成本,与融十条相呼应,并不是旨在直接刺激楼市。

报告还称,此次非对称降息,银行存贷利差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对按揭贷打折优惠的动力依然不足,对地产行业的风险偏好也不会出现根本性的改善,加上库存持续攀升,楼市中长期依然面临下行的压力。

分享到: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250
发表评论

公司:

部门:

职务:

姓名:

手机:

人数:

收件地址:

收件人:

收件人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