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场

样本解剖 看蓝光的控场组合技

令人莞尔的是,我们经常从某些武侠桥段中,目击幸运儿捡到某部秘笈,然后一夜之间练成高手的情节。这样的秘笈在房地产行业中,事实上是存在的,无非就是加快报建施工、高速资金流转、供应商集成化、物业服务品质化等等,任何房企都可以模仿可以修炼,但融会贯通终成正果者无几。奥秘何在?我们可以通过解剖蓝光管窥一二。



蓝光地产“2014年度战略合作伙伴年会”现场

逆向推导 供应商体系精简增效

作为全国布局的品牌房企之一,在2009年蓝光尚有近千家设计类、精装修及材料设备类合作供应商。到了2014年,这个数字减少到不足百家,与房地产开发大量向少数品牌房企集中的趋势相同,而且最终进入蓝光战略合作名单的企业无一不是全国知名企业或者是区域龙头。

从技术层面来说,此举非常有利于降低建筑安装采购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库存,加快交房周期。从战略层面看,有利于供应链的集成,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而促使房企从传统企业向综合集成模式的转化。更为重要的是,拥有这样一套供应商体系,可以保证在蓝光进入的每一座新城市中开发的新项目都可以进行快速落地,快速复制。

在蓝光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供应商集成化在其精装修战略中表现得可圈可点。蓝光旗下从主题街道、商业区、城市综合体,到高端豪宅、改善性住宅的精装修,都需要高标准的实施工艺,以及材料供应的严格检查。为此,蓝光专门设立了招采中心的招投标团队,专门负责对供应商的流程化管理,并对其工作提出监督和要求。可以印证蓝光供应商体系效果的是,最近几年蓝光在各个城市的项目,鲜少有因为质量问题而被业主投诉的情况。

融资渠道通畅 地产玩到最后终是金融游戏

质量是品牌房企的前端保障,而房企的后端保障,则是健康而稳健的资金链。毋庸讳言,蓝光初期资金链曾多受业界诟病,但当其开发体量和总资产值达到质变的时候,资本却会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这正是信贷机构“借钱给不差钱者”逻辑的经典诠释。

2009年,蓝光与中铁信托合作项目的形式,围绕“空港总部基地”商业地产项目展开合作,发售的银杏11期信托理财产品,一周内即募集资金8000万元。2012年,蓝光联手歌斐资产合资发行了5亿元地产基金,注入到蓝光的COCO蜜城项目开发中,这是成都历史上第一只地产基金。

在深度调控的大环境下,蓝光的多渠道融资手法,开始在房地产界广受效仿。同时,和其他融资渠道相比,地产基金更多是一种长期的价值投资,而非短期的套利投资,以股权融资为主而不是债券融资,能提供给房企最需要的持续资金流,同时带给投资者稳定收益。

多赢博弈 降低上下游沟通成本


蓝光的企业生态链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整合了供应商、地产基金两端之后,蓝光也打通了客户和政府的诸多环节,同时降低了该生态链中所涉各方的沟通成本,实现了政府、客户、企业、合作方共赢:帮助政府解决了新区的快速大量人口导入问题;满足了刚需客户以低价购买优质产品的需求;合作方获得大额订单;企业从项目开发中获得了高内部收益率和市场占有率。

综上所述,房企在征途中尽管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目标正确、手法得当,实现跨越式的蜕变也就在情理之中。

分享到: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250
发表评论

公司:

部门:

职务:

姓名:

手机:

人数:

收件地址:

收件人:

收件人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