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场

融创拿下佳兆业:孙宏斌并购的可能与不可能

最新一波佳兆业被收购传闻中,2014年房地产业头条主角之一的融创成为收购一方的声浪越来越大。

据1月26日市场传言称,融创中国正考虑收购佳兆业股份事宜,消息将会于近期公布。

传言同时援引佳兆业内部消息证实,融创中国已经答应接管佳兆业,且允诺给员工发年终奖。

在具体收购操作层面,有消息人士告诉观点地产新媒体,似乎融创中国更倾向于直接入股,收购部分资产或是考虑选项之一。

现在,虽然双方均未对上述收购事项予以回应,但有分析认为,收购一直是融创的扩张方式之一,若能通过收购获得佳兆业部分资产,对融创而言并没有坏处,也可以藉此进入华南市场。

但关键问题来了,交易真的那么简单吗?

融创收购的“可能”

从绿城陷入资金链危机时出手,到绿城“悔棋”,再到最终“泪别”,孙宏斌的个人色彩在融绿交易纠纷中隐约体现。

而在佳兆业“破产”风波漩涡中,孙宏斌主导的融创真的要再次充当“白武士”吗?分析认为,从融创一贯推崇的并购扩张模式来看,或存在一定可能性。

虽然最终收购绿城股份动作并未成功,但追本溯源,从卖掉顺驰到融创再起,孙宏斌的扩张思路中均不乏并购轨迹。

除融创早年资产中部分为早年顺驰时代遗留下来的优质资产外,给予融创“无限荣耀”的上海融绿平台即为从绿城手中收购而来。

2012年1月20日,绿城公告透露,以5100万元的价格,将无锡绿城湖滨置业有限公司51%的股权转让给融创,湖滨置业即为蠡湖香樟园项目的拥有者;2013年6月,融创与绿城各自投资10亿元现金,成立了上海融创绿城控股有限公司,各持50%的权益比例。

随后绿城将旗下包括上海玫瑰园、上海黄浦湾、上海玉兰花园、苏州御园、苏州玫瑰园、无锡玉兰花园、无锡茉莉花园、常州玉兰广场及天津蓝色海岸等5个城市的9个地产项目相应股权注入合营公司。以当时的市价估计,注入的9个项目总货量为450亿元。彼时,融创为获得相应项目权益,支付了33.72亿元现金作为合作代价。

正是合营公司的成立,让融创倚靠着绿城打开了进入上海市场的大门,之后融绿在上海的发展上一直较为顺利。

如今融创绿城之所以继续纠缠,市场认为主要原因也是双方均不愿意放手绿城体系中最好的资产上海融绿。

事实上,融创除收购上海融绿平台得以获得进入上海发展的机会外,2014年底,市场亦相继传出融创将收购重庆某知名房企及昆明经典集团的消息。

虽然,后来经典集团回应表示收购消息不准确,但却透露并不排除与融创合作的可能。值得一提的是,昆明也是孙宏斌10年前便打算进入的区域。

显然,从绿城收购开始,融创就一直在寻求并购扩张的契机,随着房地产行业并购机会的增加,融创一定会从中取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为其扩张铺路。

市场分析称,相较直接招拍挂拿地,并购的好处首先在于开发商能用较低价格购买土地或现成项目;其次,可以拓展开发商的开发区域,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资金周转。

拿下佳兆业可行性

但即便孙宏斌一直推崇和践行收购策略,就收购眼下资产处于“瘫痪”状态的佳兆业而言,融创是否能够成行?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早前已有相关媒体报道称,深圳市政府正在主导该计划,报道透露市政府提出佳兆业重组原则,股权可以分散但资产不能贱卖,一些开发商已就此计划与政府进行过接洽。换而言之,融创或也出现在上述接洽名单当中。

对于该项收购事宜,相关分析师就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佳兆业在售资产不是很坏的资产,很多企业都会感兴趣,核心问题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够交易。

一位深圳业内人士同样表示,深圳市政府当下应该主要是立足于解决问题的态势。受房屋锁定影响,部分基金、佳兆业业主的危机感都较为严重,政府方面也急需尽快解决问题。

“早前传华侨城将接手佳兆业资产,最终或受舆论影响,即国企接手资产是否合适而告吹,所以政府也需再三思量。”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佳兆业资产应分类处理,即分为锁定楼盘、旧改、招拍挂项目三部分进行处理,每个资产的处理都需要非常慎重,不应一刀切。

“佳兆业作为独立法人也享有公平法律地位,出售也要和佳兆业协商。虽然一旦进入破产程序政府可以指定某企业来接手相关工作,但也需尊重佳兆业的基本权益。”

因此,对于融创接盘佳兆业,也有相关业内人士认为,或是媒体臆测,因为接手佳兆业远非想象的那般简单。

该业内人士对观点地产新媒体介绍称,佳兆业除了在建工程外,具有价值的城市更新项目都是由政府给予了开发权的项目,一旦项目开发权变更需政府同意。

同时,佳兆业现有资产无人收购也可以正常运作,因此只要政府不解封,被收购的可能性就很小。

该业内人士还补充指,任何房地产公司只是总承包商,收购公司没有价值,只能收购公司待定的资产,且收购资产必须是干干净净没有抵押和复杂债权关系。

现在,于佳兆业名下各项资产而言,谁都不清楚项目背后的抵押、债权关系。因此,并购企业更合适的获取方式是等到清算资产,在公开市场进行竞买,获得相应的股权。

收购背后的“不可能”

同样,除了项目收购交易本身存在不确定性外,市场分析亦认为,融创收购佳兆业一事,也存在诸多的“不可能性”,这些不确定性来自佳兆业背后的一系列风险。

除卷入反腐事件,存在潜在的未知风险外,最大风险则来自佳兆业面临的复杂债权关系。

据不完全统计,从1月6日至1月13日的一周时间,十五家银行提出了对于佳兆业集团相关公司的26条财产保全。

早在1月6日,中信银行深圳分行业已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查封佳兆业资产;后于1月9日,深圳中院公示的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查封佳兆业资产的银行有9家,分别为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渤海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交通银行。同时,还有4家信托公司,分别是平安信托、中铁信托、兴业信托、华润深国投。

对此,有消息指出,有33家金融机构已经或正在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查封佳兆业资产,保全资产总额高达数百亿元,远远超过佳兆业2014年中期业绩报告披露的297亿元借款总额。

佳兆业公告表示,于2015年1月9日,除接获于2015年1月6日公告所述的汇丰银行通知外,公司亦接获其他债权人要求偿还款项的额外通知,通知提出未偿还的款项即时到期应付的要求。

据佳兆业披露,于2015年1月9日,佳兆业数个银行账户被数间银行冻结和扣划,涉及银行结余合共约4.47亿元和2.66亿元。

另外,假设在上述债权问题清楚情况下,一旦融创接盘佳兆业项目,如何与佳兆业现有第一大股东生命人寿进行协商资产运作也有待商榷。因为按照相关规定,公司相关资产拍卖转让,第一大股东拥有优先认购权。

因此,若佳兆业资产正式进入拍卖环节,按照相关媒体所指“股权可以分散但资产不能贱卖”的原则,佳兆业资产的收购代价不低,这对有意以155亿元代价收购上海融绿平台的融创而言,现在资金是否充裕也是非常关键。

分享到: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250
发表评论

公司:

部门:

职务:

姓名:

手机:

人数:

收件地址:

收件人:

收件人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