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场

整个国家都在消化过剩产能 成都商业过剩算什么?

连续两周的时间,锐理地产网发布了一组稿件陈述成都商业地产目前面临的现状,“过剩”是不变的基调,与三年前提出“成都商业地产过剩”的观点时引起的市场振动相比,这一次再谈“过剩”,大家已经有些麻木了。

你也许要问,过剩又怎样,IFS、太古里这样的商业正是这座城市所需要的高端商业标杆!

你也许会说,商业地产停贷又怎样,司南三空间还不是卖得那么好,那个“1888元/m³”的项目,还不是宣称次次开盘售罄?

甚至你还会听到最近炒股赚钱的人说,都知道“一带一路”就是为了消化过剩产能,但中字头的股票还不是涨得刹不住车?

整个国家都在消化过剩产能,成都的商业过剩又能算得了什么?

你可能是讨厌“过剩”这个字眼的开发商,因为你的项目商业部分马上要开盘啊,锐理这么一吼,你的项目还咋卖?

你可能是对“过剩”言论嗤之以鼻的开发商,三年前你们就在说过剩,这三年里我的商业项目还不是卖完了?

“过剩”到底意味着什么?过剩就意味着产品卖不掉,要降价,要打折么?过剩就意味着咱们不入市了,等市场存量消化得差不多了再进场么?过剩就意味着政府早已患上依赖症的土地财政要歇菜了,地都不卖了么?

任志强不喜欢媒体提“过剩”、“库存高企”这样的字眼,但是不代表任志强就不承认过剩、高库存的现实,任志强对高库存、过剩的看法,是最在理的——你不可能等到库存都消化掉了再入市,房地产市场当前总体而言的销售规模,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卖不出去的,就让它一直“库存”在那里吧,卖得出去、卖得好的产品一直不缺。

所以,“过剩”的语境之下,对开发商而言,意味着要开动脑筋卖产品的时代到了,以往咱们复制一套产品,偷师一套营销手法,就能过上滋润的日子,而现在不行了。

“过剩”言论是甩向不思进取的房企的鞭子

房企为什么要跨界,为什么要创新?不跨界不创新如果依然能有20%以上的综合开发利润,傻子才跨界、创新。去年到今年,越来越多的开发商从过去的“融资难”的叫苦声中走了出来,变成了不停地抢媒体头条,发布新战略、新产品。保利、万科、蓝光这些实力雄厚、销售额庞大的房企,无一不在这样做。蓝光宣称在成都市场要重返商业地产领域,但应该注意到的是,从2013年开始,蓝光新的商业地产模式已经与曾经的玩法完全不一样了,社区商业成了蓝光的发力点,而从我们对成都商业地产现状的梳理当中,我们也能够看到这样的一些结论:

成都商业地产新开工量、新增供应量将持续走低;

成都商业地产销售量逐步下滑;

成都商业地产存量压力持续增大;

商铺、写字楼、LOFT、SOHO等投资类产品已经失去投资者;

只有部分社区优质的商业还有投资者青睐。

另外一些我们对成都商业地产发展趋势的预判是——

商铺等销售型商业价格会出现大幅度跳水;

购物中心同质化竞争依然严重,招商、经营困境难破;

不排除一些商业项目烂尾,更多的项目将会陷入停工及半停工的状态;

部分三环外和绕城外的专业市场将爆发危机;

电商冲击及经济衰退致使商业地产泡沫更加恶化。

所以,“蓝绿互黑”这样的事件也会出现在成都的商业地产营销案例之中,当蓝光坚定地朝社区商业这个方向努力的时候,比蓝光的现金流要宽松一些的绿地选择了向定制商业发力。在商业项目建设之初,就开始启动招商、运营环节的工作,通过强力的资源整合和商业商务服务平台搭建,来为后期运营做准备工作。

当关于商业地产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中我们的言论还停留在“电商冲击实体商业”的时候,越来越多多的开发商已经在考虑用“互联网”和自己的商业地产项目发生点儿关系,“互联网+”,对互联网的态度,从敌对、大敌当前到应变、借势转型,商业地产的机会或许比我们认为困难、危机的还要多。这也正是我们在年初时对市场的断语:楼市进入新常态,2015年将会是运营地产元年。

酒店这种商业业态,更是要在“运营”上苦下功夫。因为成都这座城市的五星级酒店数量,已足够吓人!细分到区域,高新区、都江堰市是未来五星级酒店竞争最为激烈的区域,高新区挂牌、建设中、规划中的五星级酒店合计27家,都江堰则已达46家。喜的是,像明宇这样的专做五星级酒店的开发商,也开始了战略转型,其Lia!酒店品牌的发布,带给市场的积极信号,或许还不止于媒体的解读层面。

“过剩”结论是给政府下的“病危通知书”

只管卖地,不管开发商拿地之后是死是活,过去几年里成都失控的土地供应,造成的是如今的商业地产严重过剩后果。要消化巨量土地供应带来的商业过剩,锐理数据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郭洁认为,恐怕需要未来几十年的时间。和三年前提“过剩”相比,这一次我们再谈商业地产的过剩,实际上是用最新的市场数据,给政府诊断病情的严重程度,遗憾的是,结果给政府开出了“病危通知书”。

当郭洁在金牛区讲商业市场,讲到给政府的建议时,在座政府官员中,一定不乏整个脸都绿了的,因为这些建议,条条都不好听——

只是这一次,郭洁的“待遇”要比三年前好多了。三年前郭洁讲商业过剩,政府部门请她去“喝茶”,三年后再讲过剩,政府召集了所有与解决商业地产过剩有关的部门官员前来听课,做笔记。

当克强总理都在想办法消化整个国家的过剩产能,成都的商业地产过剩,又有什么不能拿出来说的?更何况,看看郭洁的建议内容,这些建议不正是在帮助骑虎难下的开发商们寻找更多出路吗?

分享到: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250
发表评论

公司:

部门:

职务:

姓名:

手机:

人数:

收件地址:

收件人:

收件人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