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场

楼市把脉丨高房价衍生的楼市怪诞行为学

目前购房潮最新进展:南线——沿长江西进,依次漫过上海、苏州、南京、合肥、武汉,并激活杭州、无锡,已杀至长沙、成都南城。北线——沿铁道西进,依次碾过北京、天津、郑州,并激活济南、石家庄。

现象:令人费解的楼市怪象

1、杭州站

24日早上9时多,在杭州某个楼盘开售现场有工作人员准备开门让买家入场时,在场外的买家迫不及待,争相奔跑入场。由于人群不断推撞大门,其中一道门突然倒下,兴奋地买房人们推挤、奔跑,生怕比别人晚一步的样子堪比《釜山行》逃难,令人震惊!

2、深圳站

6平方米88万元!深圳被炒上天的“微型公寓”,从号称售罄到被停止销售,只用了不到19个小时的时间。事情很快被反转,6平方米超小公寓涉嫌存在多种违规违法行为,已被责令整改,已经售出的房子也被要求解除协议。然而,被戏称为“鸽子笼”的超小公寓所引发的空前关注,折射出一线楼市被爆炒的疯狂。

3、众生相

另据台湾联合新闻9月26日报道,大陆还出现了“和尚炒楼”现象,朋友圈中有张热传之照显示好几个和尚排队买楼。人们议论称,去年就有照片拍到和尚到证券行去开户,现在股市循环到楼市,疯狂总是相同。


另有大陆上市公司卖两套房子,就保住了上市地位的故事。南京普天通信股份因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出现亏损,已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结果这间公司小施一招,把其在北京的两套房卖掉,公司财务即转亏为盈,成功保住了上市地位;同时,地产代理商楼市“癫狂”状态不减,有一家人前去买三套房,交首付时一口气刷了48张信用卡……

声音:房地产公司多空壳 商人直言:“开工厂不如买几套房”

1、企业主

房价上涨时,网上就流传这样一个段子:一个商人10年前卖房创业,经过10年的艰辛奋斗,又用赚来的钱把当年卖掉的房子买了回来。这样一个虚构的故事,用一种近乎寓言的方式戳到了现实的痛点:在快速上涨的房价面前,奋斗者最终又回到了起点。于是,有企业主关厂炒房,直言“开工厂不如买几套房”。

“我们努力了十几年,还不如人家一幢楼赚得多,这肯定会弄得我们的心态不平衡。”作为绿佳车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应洪波在近日一场制造业公司聚集的论坛上,与其他数位同处制造行业的企业家一道,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的迅猛飙升狠狠的吐槽了一把。

2、黄奇帆:

重庆市长黄奇帆近日说,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国是世界最多的,目前全国大约有13万多个房地产公司,按13亿人口折算,平均每万人就有一家房地产公司,或者说,平均每三千户居民摊一家房地产公司。“重庆也一样。过去这些年,形成了3100个房地产公司,全市人口3100万人,也是平均每万人一个公司。”

去年底,重庆市工商局算了一笔账,这3100个房地产公司中,排名前500的公司去年建造、销售的房子,95%都是这500家公司的业绩。而剩下1600家公司(原文如此---本号注)的全部“产出”,只占全部房地产市场份额的5%。可以说,实际上就是空壳。“这些空壳公司在形势好时,会乱集资搞房地产,而在形势差时,就会资金链断裂,从而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源头。”他说。黄奇帆透露,重庆市政府已经下决心,从今年开始三年内,每年关闭500家房地产公司,3年关掉1500个。

媒体解读:杠杆刺激加剧房价飞涨

1、经济参考报

当前楼市成为各路资金流入的投资、投机和消费热点,杠杆刺激加剧了房价飞涨。“买房一年胜过奋斗十年”、“上市公司靠卖两套学区房保壳”,这种极端情况如果持续出现,将会导致经济结构无法转型,同时酝酿越来越可怕的金融风险,降杠杆、去泡沫势在必行。若对一些关键指标进行分析,则能看出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风险正在积蓄,但与此同时,各路资金仍在源源不断涌入楼市,进一步吹大泡沫。

2、凤凰网评论

在宏观经济低迷依旧、多个实体经济部门增长乏力的现实背景下,房地产市场的“一枝独秀”蕴含了令人担忧的市场风险,特别是由于目前市场过高的金融杠杆的使用,已经使银行成为房地产市场的背书者。常识告诉我们,任何市场都不可能只涨不跌,特别是当市场成为投资投机的乐园的时候,它的下跌更是随时都会发生,而一旦这种趋势出现,它对我国的社会经济运行所发生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3、新京报

很多人眼下都在说“楼市泡沫”,但各地楼市有无泡沫、泡沫多大,显然要科学估算,而不应是仅根据房价高低粗略判断。就目前看,这轮多个二线城市楼市爆发,跟城镇化进程加速、一线城市进入了规模控制阶段,导致人口向区域内经济中心涌入速度加快、其供给又不足有关。更重要的是,本轮房价上涨更多的还是种货币现象:实体经济进入转型区间,市场上缺乏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加上全球性货币偏向宽松策略,资金迫切需要找出路。本质上,在实体经济始终难以挣脱下行区间之时,目前的楼市涨幅更多的还是资金空转的虚火。在政府出手前,也该有些基于数据模型的“泡沫预估”,并据此因势利导、精准施策,而不是房价一涨就限购、一跌又取消的循环。

分享到: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250
发表评论

公司:

部门:

职务:

姓名:

手机:

人数:

收件地址:

收件人:

收件人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