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场

调控“机会期”的成都商业 怎样才能“飞起来”?

2017开年以来,成都楼市并没有消停,住宅连续遭遇限购,“421”新政严禁商改住,至此,调控这把火开始烧到了商业。那么,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商业能否迎来新的契机?

6月2日下午,一场关于“新政背景下,成都商业如何破局?”的锐理公开课在鲁能城销售中心举行。活动吸引了包括碧桂园、绿地、新城控股、置信、合景泰富、中粮、中海等100余家房企精英以及媒体等近150人来到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上,锐理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林森透过城市格局、政策变化、商业大数据等维度对未来成都商业地产如何破局进行了专业解读。

公开课签到现场


公开课现场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前来听讲

住宅短期内不会松绑,商业能否成为新的投资风口?

成都商业在持续的高库存形势下,急需找到新的突破口,但在当前的市场行情下明显没那么简单。所以,这场关于商业的公开课,林森并没有单刀直入的讲商业,而是先摆了几个事实。

一方面,在东进南拓的新城市格局下,未来成都发展的重心将由向南变成向东向南发展,东门发展的价值预期得到重新的重视,城东将迎来快速发展新时期。另一方面,成都住宅限购的持续加码,大量投资者被挤出,资本逐步转向商业地产。活动现场还谈及了成都或将出台政策限制住宅底商风声,那么,已经通过审批的底商就可能成为稀缺产品。

此外,透过2007年至今的政策趋势来看,住宅限购政策一般持续一年半左右,林森预测2017—2019年初或为政策打压期,2019年之后或迎来利好。也就是说,住宅短期内限购将持续,商业就会成为新的投资风口。

商业趋热的市场机遇下,哪里才是价值突出的“黄金三角”?

既然成都商业开始出现“风来了”的声音,那么市场的情况究竟怎样?未来的商业价值区域究竟在哪儿?接下来的分享可谓干货满满。

锐理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林森现场分享成都商业的现状及价值区域

1数据:成交量逐步上涨 70㎡以下产品热销

从近5年主城区商业年度供销价的特征来看,价格方面,由于受个别低价项目集中备案的影响,商业(仅指售卖型商铺)成交价有所浮动;成交方面,在2016年10月限购政策出台之后,商业成交量逐步上涨,到2017年4月达到最高。

从2016—2017年5月主城区商业产品不同面积段的供销价情况来看,由于考虑到投资风险及总价的可控性,热销产品集中在50㎡以下、50—70㎡的小面积段产品。从物业类型来看,商业市场整体以底商+社区商业销售为主,其销量可达商用物业的90%以上,是当下投资的热点。对比主城区及天府新区,发现高新区为商业的热点区域,成华次之位居第二。

2趋势:四张商业热度地图 锁定高价值板块

为了更直观的体现17年商业地产的热度趋势,活动现场接连放出了四张关于商业“销售、存量、价格、客户关注度”的热度地图,也将活动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透过热度图,林森分析了当前成都商业的几大价值区域。

2017年成都商业价格热度图

他认为2017年以来城东城南是商业销售的热点区,其中位于城东以攀成钢、万年场及东客站为商业发展的金三角板块表现尤为突出,堪称东二环的商业价值枢纽,不仅存量相对较少,还是投资者高度关注的区域。

公开课上大家都在认真听讲

3商机:城东发展最早板块之一万年场有哪些优势

以攀成钢商圈、万年场商圈及东客站商圈围合形成的商业“金三角”之所以能在销量、存量、价格以及客群关注度这几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比较优势,在林森看来这与区域本身的优势分不开。

以万年场为例,根据成华区一带两轴五区的总体规划,该区域正属于成华区南部枢纽经济发展区的核心发展区。同时,作为城东发展最早的板块之一,万年场商圈可谓是东进战略的桥头堡,未来必将催生特色商圈的发展。

但是,就目前来看,区域商业多以万象城、sm广场等大型综合体为主,特色主题的社区商业还是相对缺乏。

成华区总体规划

此外,万年场还位于南部枢纽经济发展区规划重点打造的商务旅游轴上,未来将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企业总部、文创文博等特色产业,为区域带来更大的机遇和空间。

而且,该板块是城东的核心居住区,住宅小区遍布,人口密度大,房价整体趋高,这为商业发展提供了持续稳定的高端客群。加之,二环路、中环路、迎晖路等主干道途径区域,地铁4号线和7号线在区域有几大关键站点,地铁物业的繁荣也是培育新商圈的关键所在,在交通节点处人流集聚,这将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

万年场板块交通规划情况

鲁能城即将推出的秀街产品就位于该区域,且项目定位就是社区商业。如此看来,在占有区域人口、交通等优势的同时,秀街的出现或将弥补区域社区商业缺乏的劣势。仅仅是前面提及的这些加分项,似乎已经能嗅到秀街所蕴藏的大商机。

把脉社区商业发展方向,哪些是不能忽视关键点?

谈及社区商业,林森在现场提及了一位业内人士的看法,认为要抓住这波商业机会,必定要有商业创新来吸引投资者,未来商业定是以社区商业为主要的发展方向,来吸附多元消费人群,增强客户体验,实现丰富跨界业态的商业。

分析国内外创新商业物业发展的案例发现,不管是新加坡第一乐广场、苏州方舟邻里中心还是日本枚方T-site商业,它们的模式虽然有一定的区别,但有同一个目的:提升消费黏性。

通过这几个社区商业的模式,无一例外都是抓住了体验、功能性、业态以及精准的客群定位这几大关键点。

新加坡第一乐广场

那么,落地到具体的项目上,其选择性和针对性就更加明确。

关于地段:

一定要是人群聚集的高端居住区域或交通枢纽区域,较高的人口密度和人流量,才能为社区商业带来稳定的高消费人群。

关于客群:

要满足客群“生活必须消费+体验型消费”的复合型消费模式,实现对周边多元客群的全时消费。

关于产品:

可以通过合理的动线设计,增强商铺的可见性与可达性,从而有效的导入人流。同时要打造开放式的空间,来实现与休闲游憩景观互动发展,给消费者更多的体验。

关于业态:

则需要模糊传统商业概念的界限,将原有的商业空间转换为更多功能的载体,实现多元跨界业态在同一空间的无边界融合,从而增强客户的体验。

最后,林森总结称,商业投资价值的评判除了商业本身的玩法,还需要关注品牌、口碑、门槛以及成长性等商业背后的因素。

公开课上不少业内人士与林森探讨互动

纵使目前成都商业遇到了新的契机,但是面对高库存的现状商业想要真正的“飞起来”仍然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尝试才能找到属于成都商业的出路。2017年我们看到了类似鲁能城新秀这样的街区商业在“探索”中已经开始转变,未来的成都商业市场或更值得期待。

分享到: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250
发表评论

公司:

部门:

职务:

姓名:

手机:

人数:

收件地址:

收件人:

收件人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