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场

2016年十大抢镜房企:动不动就搞很多个大新闻

2016年对房地产市场而言是风起云涌的一年,量价齐升的业绩虽然抢眼,但高涨的数据背后,市场盘整的力度更为惊人。

2016年仿佛一个分水岭,从这一年开始,各大品牌房企纷纷加速扩张,以求抢占市场——抢地的时候毫不手软,开盘、开业的速度吓得吃瓜群众目瞪口呆,还有并购的、上市的、转型的……动不动就要搞个大新闻。

锐理君忍痛割舍了诸多在2016年表现突出的房企,最终筛选出了2016年十大抢镜房企,排名不分先后。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他们的表现。

第一组是在土地市场抢镜成功的“豪门”房企,尤其是在成都的土地市场上表现十分抢眼。根据锐理君的第一手消息,新希望、融创、中铁建接下来还有继续拿地的意向,并且都将成都作为了发展重镇,看来在2017年都还要继续卯足了劲来抢镜。

新希望地产抢镜理由
大口屯粮,首次实现“三个百亿”目标

2016年的新希望状态极好,就成都而言,其在土地市场很舍得花钱,曾经单日花了27.1亿买了主城区两宗地,且未有“减速”的迹象。下半年,新希望也多次出现在土拍现场,似乎仍有继续囤粮的计划。

在产品方面,新希望锦官阁项目无论是从产品设计,还是市场反馈方面均有理想的成绩,首次开盘实现100%认购。从全国来看,新希望地产首次实现销售额、回款额、融资额的“三个百亿”目标,进入地产百强行列。

今年,不论是土地市场动态还是新项目动态,我们都将持续关注新希望。

融创地产抢镜理由
扩张布局进军主城区,只加速不减速

近两年,融创的收购动作非常频繁,被誉为“超级并购王”。从之前对绿城、佳兆业、中渝置地、天朗、雨润等企业的项目收购或企业股权收购,到2016年莱蒙国际、融科、金科也成为融创股权收购或项目收购的对象,融创的并购版图仍在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融创2016年在并购方面的投资在300亿元左右。

连年的加速前进也给融创带来喜人的成绩,2016年在全国范围内,融创实现销售金额人民币1553.1亿元,同比增长111%,并成功进入深圳、广州、青岛等城市,布局储备大量土地,加速在一二线城市的全国化。

在成都,2016年融创新开盘项目加上收购项目共有10个项目在售,全城开花。土地市场也在积极囤地,全年花了35.7亿拿下四块主城区土地,总面积279.0亩。2017年伊始,融创又以15亿的价格收购新川143亩地块,扩大在新川板块的布局。

不仅如此,融创抢镜的积极性还在延续。1月9日,融创以26亿元入股北京链家获得6.25%的股权。1月13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战略入股乐视,融创本次共计支出150.41亿元,交易完成后,将成为乐视体系中上市板块乐视网的第二大股东。

中铁建抢镜理由
重金布局热点区域 西南区域成重镇

总结2016年中铁建抢镜的原因,与今年火热的土地市场脱不开关系,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扩张。

2016年,中铁建在北京、杭州、嘉兴、重庆、南宁、成都等地都有所斩获,且由于大都处于各地热点区域,在火热的土地市场背景下,自然得要“下血本”。其中南宁、浙江嘉兴和成都拿下的地块溢价率均超出了100%,与金隅大成联合拿下的杭州景芳三堡约合97亩地块,总价约72.91亿元,楼面地价更是达到了约43288元/平方米。

更值得关注的是,与其他忙着“补粮”的开发商不同的是,中铁建在全国各地已经拥有非常丰厚的土储优势,此番在各地拿地却意在扩张,重庆、西安、贵阳均是首次进入的城市,其扩张西南区域版图的意图十分明显。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一年时间,中铁建便在西南区域拿下了10宗地块,其中西安一举拿下4宗地,此外还有3宗来自成都,2宗来自重庆,其余1宗来自贵阳。在2016年年中,中铁建成立西南区域公司,这也是中铁建地产继华东、华南、北方三个区域级公司后的第四个区域级公司。

第二组是以数据打败其他对手的业绩型房企,尤其万达和恒大,不仅在成都的项目够抢镜,放眼全国也都是2016年的大哥。滨江地产相对这二位,算是“小而美”,但却以只身入蓉的状态创造诸多现象级事件,不入选似乎也说不过去。

万达地产抢镜理由
无人能敌的万达速度

得益于去地产化、轻资产转型的战略,万达在2016年驶入了扩张的又一个快车道。这种“猛踩油门的推背感”,成都的感受尤为突出。

4月29日,蜀都万达开业,12月10日,青羊万达开业,12月17日,双流万达开业,2016年成都开业的万达广场数量达3个。在成都诸多商业项目面临推迟开业、关门风险之时,万达广场的扩张速度让其如此“不合群”。

而这种加速扩张正在全国范围展开来,1月14日,万达2016年年会在合肥召开,公布了万达全年的工作业绩。2016年新开业50个万达广场,几乎是2015年新开业数(26个)的一倍,其中就有21个属于轻资产,占比达到42%。

2017年,轻资产化仍将加剧,万达已与中信信托、民生信托、富力集团等签约90个万达广场、共1050亿元的投资合同。在2017年至2019年,每年开业交付30个万达广场给投资方,净租金双方分成。

显然,“避重就轻”的战略转型正在迅速加快万达扩张的速度,这无疑让其他企业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恒大地产抢镜理由
第一次当上中国房企大哥

对于恒大来说,2016年必定是非凡的,因为他第一次登上了中国房企年度销售冠军位置。

2017年1月6日,恒大正式发布其2016年全年营运业绩,共约3733.7亿元,直逼4000亿元。较2015年全年的合约销售金额增长85.4%,完成人民币3000亿元销售目标的124.5%。这个销售业绩使恒大终于超越老大哥万科的3647.7亿元,从而登上了中国房地产年度销售第一名的宝座。

聚焦至成都市场来看,恒大在2016年的表现依然夺眼球。锐理数据显示,恒大在成交套数、成交面积以及成交总金额多个维度中,均位于TOP3的行列。其中,恒大天府半岛更是凭借3596套销售业绩(认购口径)成为2016年成交房源数最多的项目。

从2013年的1000亿到2015年的2000亿,恒大用了三年。但从2000亿到3000亿,恒大仅用了一年时间。那么2017年呢,恒大的业绩目标还无从知晓,但可以确定的是,4000亿这个数据恒大将不屑一提。

滨江地产抢镜理由
除了打不败的数据,还有玩不赢的情怀

2016年,滨江地产有三个“抢镜”的爆点给市场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个爆点:旗下项目数量从一到二。与滨江和城处在多个自带“麓山”光环项目的板块之中相似,滨江地产布局的第二个项目,滨江两岸同样处于在有万科、蓝光、领地等多个实力强劲的品牌开发商聚集的犀浦板块落子。从这个动作大致可以看得出,喜欢挑战有难度的项目,是这家开发商的性格特征之一。另外,对于这家开发商“是不是干一票就撤”、“走性价比路线是不是因为资金链紧张”等质疑的问题,也就不攻自破。

第二个爆点:打不败的数据。据相关数据统计,滨江和城在2016年里销售面积排名前三、单盘销售金额前十。对于一个初入成都市场的单盘,这斐然业绩可圈可点。业界及同行口中的“黑马”、“现象”、“楼市学霸”等称谓,或许是给滨江和城最好的评价吧?

第三个爆点:玩不赢的情怀。滨江两岸借势热点的能力和营销创意的“清奇”功力,令大多数项目望尘莫及。在大谈产品力的时代,营销力其实是何尝不是地产的另一大专业?写在银杏叶上的情书、借势共享单车,以及“我家门前有条河”的产品卖点大白话,让人感叹情怀的走心和懂得客户的洞察。说滨江两岸是最会“撩”受众、“撩”目标客群的项目,恐怕没人会提出异议。

第三组是因产品成功赢得市场认同的房企。以单盘布局全产品线的麓湖不仅在2016年业绩斐然,还将继续加大力度投入非住宅类物业,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一盘造城。而另一个蓝光地产则以“雍锦系”成功完成转型高端,并以其走上全国布局之路。

万华投资抢镜理由
单盘高大全,首个单一项目全产品线布局

从2011年推出至今,麓湖的营销之成功已经不用复述,坊间传闻,麓湖的节奏就是“不断赶工期,赶好一批开盘一批售罄一批”,如此重复。而在2016年,麓湖推新量并不显眼,但销售业绩却是交出了一份令人咋舌的数据。

从备案数据来看,麓湖单盘总成交34.48亿元位列2016年成都商品住宅享受项目金额榜首,并且万华还以个盘业绩36.63亿元,跻身2016年成都商品房企业成交金额前十。然而麓湖作为一个巨无霸,并不纯粹以业绩论。

2016年,自开盘起就以低密高端产品闻名的麓湖相继推出了低密物业、轻奢系的高层和叠拼,以及独栋办公、清水loft、精装公寓。其中LOFT产品在12月31日悄无声息地推出,仍然迅速达成认购率高于90%的“惯性业绩”。

而从2017年起,麓湖不仅将继续推出“黑系列”高端低密产品,还将逐步加重在商业、独栋办公、写字楼、loft,公寓、酒店等非住宅类物业上的投入占比,就此麓湖完成迄今为止从未有过的单一项目全产品线布局。麓湖总设计师罗三最在锐理分享群公开表示:“我们近两三年的目标是,在各类产品保持价值不断增长的前提下,将年销量达到50-60亿水平。”

蓝光地产抢镜理由
高端转型漂亮一击

“雍锦系”横空出世,蓝光地产完成高端转型的漂亮一击。敏锐的市场嗅觉、极大提升的产品打造能力皆是留给市场的研究课题。

更高明之处在于,已经走上全国战略布局之路的蓝光地产,在2016年的“东进、北上”战略之下,选择合肥雍锦半岛这个代表雍锦系最高品质标准E系的项目首开,南昌、苏州等地的雍锦系项目紧随其后,在战略纵深区域取得的成功,表明蓝光这一次的全国布局已大不同于曾经“COCO系”产品发源于大本营成都,逐步“复制”到全国的老玩法,对用户需求的研判更细致、对产品的打造更自信、对进入城市的时间点把握更精准,这就是蓝光的“内功”升级。

“雍锦系”这一高端产品名片在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被确立之后,大本营成都的雍锦系项目,便成“悄然热销”之势。金沙板块雍锦园项目别墅产品在无任何营销推广动作的情况下,月均去化约8000万货值,并一度创造成都楼市住宅备案单价纪录。雍锦世家、雍锦阁项目趁势而开,皆顺势而火。在产品营销上,蓝光在大本营成都本会面临的“雍锦系”以低打高的艰难局面,因雍锦系早已“墙外开花”而未曾出现,再为蓝光高端转型添上出彩一笔。

相对于前三组的野心勃勃,最后一组房企是在2016年进入深度调整、重在“安内”的房企。中粮地产虽然在成都的业绩还算不错,但整体动作保守,并遭遇“躺枪”和多位高管人事变动后,显得与火热的市场相悖。而绿地集团完成整体上市,并跨界各项非地产领域,看起来是风生水起,但是地产业绩却是因为过于平淡而令人印象深刻。

中粮地产抢镜理由
从“躺枪”收购到高管离职 变是唯一的不变

过去的2016年,对中粮来说是个争议和赞誉不断的冷暖一年。

尽管年报还没有出炉,但中粮地产发布的2016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0.79%。资产负债率 81.48%,较2015年78.42%的资产负债率进一步恶化。

2016年,在房企拿地热情普遍较高的背景下,中粮地产在土地市场上的动作却并不多。全年中粮地产通过招拍挂的方式仅拿4块地,只有约26.98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是可供出售的,比2015年降低73%。在拿地速度放缓的同时,中粮地产却在进一步通过收购非地产业务来补充土地储备,其中大多为旧城改造项目。2016年中粮地产通过收购非地产业务共获得2块土地。

5月,坊间盛传招商蛇口要吞并中粮地产。此消息一出,把外界都弄懵了,再加上此前传闻保利地产将整合中粮地产,令业界无所适从。最终事实证明,传言均为子虚乌有,但着实让中粮抢了一次镜。

不过,在销售市场上中粮表现还是可圈可点。在上海,曾被誉为“沪上第一豪宅”的陆家嘴中粮海景壹号尾盘在售顶层复式房源,均价爆出22万元/平方米,让众人咂舌。中粮地产在成都同样抢镜,4月22日中粮品牌发布会强调产品力求差异化,中粮祥云里9月开盘,果然成绩不俗。

可惜到了年末离职潮,中粮地产出现较大高层人事变动,成都公司总经理也于同期离任,中粮地产的风向可能又将变化。

绿地集团抢镜理由
并购与上市 这都是套路

3月22日,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宣布公司名称正式变更为“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绿地集团完成整体上市、正式登陆A股市场。

根据几天前发布的2016年年报快报,绿地控股每股收益0.64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3.92%;净资产收益率14.17%。实现合同销售金额2550.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8%。但仍未完成去年绿地的3200亿销售目标,频繁的人事变动,加之业绩不如预期,曾一度超越万科夺下“地产一哥”位置的绿地,如今在房地产前三甲的角逐中,还得快马加鞭。

年初,张玉良宣布绿地未来的战略是一手抓房地产主业,一手拓展大基建、大金融领域,这家爱讲战略的企业,目前所涉及的产业跨度已涵盖地产、金融、能源、汽车、消费等领域。这并不足够,它要在扩张、并购的基调下,通过控股或参股形式,形成“绿地系”企业群的矩阵。

但这并不意味着高速扩张的绿地,就已经完成了顶层架构的自我完善。继续2015年西南事业部人事大变动之后,这一变动的余波影响在2016年仍在。而一轮新的顶层框架设置和人员排布又在绿地内部陆续展开,并且除了内部调动外还在从外部引进高管。

不过,希望绿地在战略抢镜的同时,其作为成都最高地标的绿地中心也能早日抢个镜。

分享到: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还可输入250
发表评论

公司:

部门:

职务:

姓名:

手机:

人数:

收件地址:

收件人:

收件人电话: